- 基本解释
(1).前往吊丧。《后汉书·徐稺传》“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稺 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弔。”
(2).前往慰问。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弔。”
- 基本含义
- 前往悼念、吊唁。
- 详细解释
- 赴吊是指前往悼念、吊唁逝者。这个成语中的“赴”表示前往,而“吊”则表示悼念。
- 使用场景
- 赴吊一般用于形容人们前往悼念逝者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参加葬礼、追悼会或者向丧家表示慰问等情境。
- 故事起源
- 赴吊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故事。故事讲述了平原君虞卿在齐国任官期间,某位官员去世,虞卿主动前往吊唁,表达了他对逝者的敬意和悼念之情。因此,赴吊成为了用来形容前往悼念逝者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特意赴吊,表达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之情。2. 在他去世后的第三天,许多亲友赶来赴吊。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赴吊”与前往悼念的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穿着黑色的服装,拿着花圈,前往参加葬礼或追悼会的情景,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传统礼仪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悼念相关的成语,如“吊唁”、“悼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爷爷去世了,我要赴吊他。2. 初中生:听说那位作家去世了,我们班组织去赴吊。3. 高中生:明天是著名科学家的追悼会,我们要去赴吊表示最后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