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保全。《三国志·蜀志·刘琰传》:“閒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使得全完,保育性命。”
(2).全部缴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完粮奖励》:“有能急公,照限全完者,本县公堂亲为递酒,披红,插花。”
- 基本含义
- 完整无缺,没有遗漏。
- 详细解释
- 指事物完整无缺,没有任何遗漏。形容做事周全细致,毫无疏漏。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工作、计划、方案等完美无缺,没有任何疏忽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或能力出众,无懈可击。
- 故事起源
- 《汉书·郊祀志》记载了一个关于“全完”成语的故事。据说汉武帝在位时,有一年的祭祀仪式中,有一位祭司犯了个错误,拿错了某个祭品。当时,汉武帝就说:“祭祀之事,宜全完无缺。”从此以后,“全完”成语逐渐流传开来,用来形容事物完整无缺的状态。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这份计划经过精心策划,确保了每个细节都全完无缺。2. 他的演讲稿写得非常全完,没有遗漏任何一个重要观点。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全完”拆分成“全”和“完”两个部分,分别代表完整和无缺。可以通过想象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形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完整无缺相关的成语,如“完美无缺”、“天衣无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作业写得全完,没有任何错误。2. 初中生:这个方案考虑得非常全完,没有遗漏任何一个环节。3. 高中生:他的论文逻辑严密,论证全完无缺。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规划全完无缺,每个细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到。5. 成年人:他的工作能力全完,每个任务都能做到十分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