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杖节的词语解释
杖节的意思
拼音:zhàng jié    注音:ㄓㄤˋ ㄐㄧㄝ ˊ
基本解释

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汉书·叙传下》:“ 博望 杖节,收功 大夏 。”又《王莽传上》:“以太保 甄邯 为大将军,受鉞 高庙 ,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鉞,屯城外。”后多以谓执掌兵权或镇守一方。《晋书·王敦传》:“顷者令 导 内综机密,出録尚书,杖节京都,并统六军。” 唐 武元衡 《秋日对酒》诗:“我乏济时畧,杖节抚藩维。” 章炳麟 《艾如张》诗:“借问杖节谁?云是 刘荆州 。”

基本含义
指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夜。
详细解释
杖节一词源自于古代农耕社会的年节习俗。在中国古代,人们在农历年末的最后一天,会用杖敲击地面,象征着告别旧年,迎接新年的到来。因此,杖节成为了除夕夜的别称。
使用场景
杖节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可以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场合或文学作品中出现。可以用来描述或描绘过去的除夕夜。
故事起源
杖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社会。据传,在农历年末的最后一天,人们会用杖敲击地面,以示告别旧年,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个习俗逐渐演变成了除夕夜的庆祝活动,而杖节一词也因此而来。
词语结构
杖节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杖”和“节”。其中,“杖”是指手持的长棍,也可以代指年节的象征物;“节”则是指节日。
例句
1.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在敲响杖节,迎接新年的到来。2. 来年的杖节,我决定要和家人一起度过,共同庆祝。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杖节”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手持一根杖,敲击地面,象征告别旧年迎接新年的到来。
延伸学习
如果对中国传统节日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农历年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比如春节、元宵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杖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年末庆祝活动。2. 初中生:杖节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3. 高中生:杖节可以用来形容除夕夜的气氛和庆祝活动。4. 大学生:在中国古代,人们会在杖节这天用杖敲击地面,以象征告别旧年,迎接新年的到来。
(0)
诗文中出现“杖节”的诗词

长歌送徐子与

日予别诸君,杖节淮南天。

羽声浮云立,四座俱茫然。

挂帆沛流歌大风,调笑当时隆准公。

淮阴祠前双眼白,嚄唶竖子非英雄。

怒涛西来厚坤坼,突兀金焦峙拳石。

天令片语破鸿濛,祜辈岂得施颜色。

吾家菟裘近震泽,桃花欲飘不自惜。

故国鲸鲵恣吞噬,长安马蹄甘局蹐。

平生之交李与徐,徐卿自握灵蛇珠。

畅如金尊濯醽醁,煜若铁网擎珊瑚。

傍徨祗忧吾道绝,偃蹇肯受时名趋。

建安七子总词客,开元八仙多酒徒。

只今龌龊吴子辈,为汝跋扈开雄图。

华阳碣石俱模糊,短裘数付黄公垆。

卿今揖予何为乎,使旌不惊乾象改,匕首忽逝秋虹孤。

君不见河之浒,津人如云棹人鼓。

前迎王生后迎汝,桂枝丛丛蚌辉吐。

彩毫一飞真宰失,迫胁江山傲千古。

(0)

汉堤诗

阴沴奸阳,来暴于襄。洎入大郛,波端若铓。

触厚摧高,不知其防。骇溃颠委,万室皆毁。

灶登蛟鼍,堂集鳣鲔。惟恩若雠,母不能子。

洪溃既涸,闬闳其虚。以隳我堵,以剥我庐。

酸伤顾望,若践丘墟。帝曰念嗟,朕日南顾。

流灾降慝,天曷台怒。滔滔襄郊,捽我婴孺。

于惟馀氓,饥伤喘呼。斯为淫痍,孰往膏傅。

惟汝元寮,佥举明哲。我公用谐,苴茅杖节

来视襄人,喔咻提挈。不日不月,咍乎抃悦。

乃泳故堤,陷于沙泥。缺落坳圯,由东讫西。

公曰呜呼,汉之有堤。

实命襄人,不力乃力,则及乃身。

具锸与畚,汉堤其新。帝廪有粟,帝府有缗。

尔成尔堤,必锡尔勤。襄人怡怡,听命襄浒。

背襄肩杵,奔走蹈舞。分之卒伍,令以麾鼓。

寻尺既度,日月可数。登登嶪嶪,周旋上下。

披岘斲楚,飞石挽土。举筑殷雷,骇汗霏雨。

疲癃鳏独,奋有筋膂。呀吁来助,提筐负筥。

不劳其劳,杂沓笑语。咸曰卢公,来赐我生。

斯堤既成,蜿蜿而平。确尔山固,屹如云横。

汉流虽狂,坚不可蚀。代千年亿,与天无极。

惟公之堤,昔在人心。既筑既城,横之于南。

萌渚不峻,此门不深。今复在兹,于汉之阴。

斯堤已崇,兹民获祐。齯童相庆,室以完富。

贻于襄人,愿保厥寿。繄公之功,赫焉如昼。

捍此巨灾,崒若京阜。天子赐之,百姓载之。

族孙作诗,昭示厥后。

(0)

于莱城东十里与诸门徒登青阳岭太基山上四面及中嵿扫石置仙坛诗

寻日爱丘素,嗟月开靖场。

东峰青烟寺,西顶白云堂。

朱阳台望远,玄灵崖色光。

高坛周四岭,中明起前岗。

神居杳汉眇,接景拂霓裳。

□微三四子,披霞度仙房。

潇潇步林石,缭缭歌道章。

空谷和鸣磬,风岫吐浮香。

冷冷□虚唱,郁郁绕松梁。

伊余莅东国,杖节牧齐疆。

乘务惜暂暇,游此无事方。

依岩论孝老,斟泉语经庄。

长文听远义,门徒森山行。

踌蹰念岁述,幽衿烛扶桑。

栖槃时自我,岂云蹈行藏。

(0)

学东坡移居八首·其二

故书堆满床,故物贮满箱。

浑浑商宝鬲,累累汉铜章。

杖饰昭敬恭,严卯诃瘅刚。

雷文绕杖节,兽面出佩璜。

私印刻王尊,玉斗蛟龙翔。

逸少留半纸,鱼网非硬黄。

亦有昙首帖,不辨作雁行。

雪景睿思物,宣政旧所藏。

晋公古渔父,浩歌濯沧浪。

因观宫骑图,卧驼识提囊。

溪石含馀润,奚墨凝幽香。

南荣挂风响,云裾佩铿锵。

镜背先秦书,八字环中央。

读之三叹息,此日何时光?

(0)

送辛殿撰自江西提刑移京西漕

峨峨郁孤台,下有十万家。

喧呼隘城阙,恋此明使车。

忆公初来时,狂狡啸以哗。

主将失节度,玉音为咨嗟。

一朝出明郎,绣衣对高牙。

持斧自天下,荒山走矛叉。

光腾将星魄,枉矢失惊蛇。

氛雾果尽廓,十州再桑麻。

恩令撰中秘,天笔有褒嘉。

辛氏世多贤,一姓古所誇。

太史善箴阙,伊川知辞华。

谁欤立军门,杖节来要遮。

亦有救折槛,叩头当殿衙。

英风杂文武,公独可肩差。

佩玦善断割,挥毫绝纷葩。

时时有纵舍,惠利亦已遐。

京西故畿甸,傍塞闻悲笳。

明时资馈餫,岂减汉褒斜。

勿云易使耳,重地探荆巴。

三节萃一握,眷心良有加。

古来居此人,爱国肯雄誇。

羊祜保至信,陶公戒其奢。

安边有成略,此道未全赊。

公今有才气,功名安可涯。

愿低湖海豪,磨砻益无瑕。

凌烟果何晚,犹有发如鸦。

(0)

赠程舍人近侍入闽

路公溪上鹤发翁,眼光照日颜如童。

厖眉垂鬓有仙骨,骈集五福天所钟。

螭头暂辍三长手,杖节扶舆入闽峤。

弧南一夜晶辉浮,海隅草木俱荣耀。

朱金拜后古所稀,绣绂全胜衣綵衣。

玉觞荐寿须珍奇,更待蟠桃结子时。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