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华丽的楼阁。 晋 孙绰 《天台山赋》:“珠阁玲瓏於林间,玉堂阴映於高隅。” 唐 李白 《双燕离》诗:“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清 黄景仁 《登千佛阁》诗:“珠阁望岧嶤,飞甍切星汉。”
- 基本含义
- 比喻文采出众的才子
- 详细解释
- 珠阁原指古代供奉珍珠的亭子,后来比喻才子佳人聚集的地方。成语“珠阁”指文采出众、才华出众的人。常用来形容才子佳人或文人雅士。
- 使用场景
- 可用于形容文学界、艺术界或学术界中的杰出人才。也可以用来赞美某人的才华出众。
- 故事起源
- 珠阁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班彪传》中。班彪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才子,他的文采出众,被誉为"珠阁"。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其他才子佳人。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珠阁”组成。
- 例句
- 1. 他在文学界被誉为一位珠阁,作品广受赞誉。2. 她是当代艺术界的珠阁,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而著名。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珠阁”想象成一个华丽的亭子,供奉着珍珠。通过将才子佳人聚集在这个亭子中,形成了“珠阁”的意象,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才子佳人文化,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才子佳人”、“文采斐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写的作文真好,简直就像一位珠阁。2. 初中生:她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表现出色,被评为班级的珠阁。3. 高中生:他在文学社团中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被称为校园中的珠阁。4. 大学生:她的诗歌作品被学术界认可,成为文学界的一位珠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