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耳观的词语解释
耳观的意思
拼音:ěr guān    注音:ㄦˇ ㄍㄨㄢ
使用场景
耳观常用于教育和指导学生。它可以用来告诫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细心观察,仔细聆听。此外,耳观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要慎重,不随意下结论。
例句
1. 在考试前,耳观老师的讲解非常重要。2. 作为一名记者,我们要时刻保持耳观眼观的态度。3. 学习的过程中,要耳观眼观,不要轻易下结论。
基本含义
用耳朵听,用眼睛观察,指审慎观察、细心聆听。
基本解释

谓但凭耳闻。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七:“晚节始极旁搜,使事该切,措法操纵,虽思探溟海,而不堕魔境。世之耳观者,乃谓其比前少退,可笑也。” 明 王世贞 《与俞仲蔚书》之十:“僕自寳 褚河南 《哀册》,后偶再閲 宋景濂 、 方希古 二跋,定知彼所见 詹 本之为摹,或为贋也,第恐耳观者翻据以蜉蝣撼我。”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成语,可以查阅成语词典或相关的语言学习资料。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报刊杂志来积累更多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耳观老师的指导,认真听课。2. 初中生:在考试前,我们应该耳观老师的复习建议。3. 高中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耳观眼观,不要轻易下结论。4. 大学生:在研究领域,我们需要耳观专家的研究成果。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耳观同事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故事起源
关于耳观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被广泛使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关,体现了人们对于观察和倾听的重视。
记忆技巧
将“耳观”与细心观察和倾听的意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通过练习观察和倾听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词语结构
耳观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详细解释
耳观是由“耳”和“观”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它形象地比喻人们在观察和倾听时要细心、认真。耳观强调了观察和倾听的重要性,表明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和倾听,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0)
诗文中出现“耳观”的诗词

蕉窗听雨

朝退几少閒,虚斋坐斐榻。

雨师奏其能,烦暑清六合。

尘嚣此焉浣,祈岁予心惬。

蕉窗绿荫稠,岂用文绮杂。

人鲜俗虑对,境有清景答。

潇洒靡不宜,此际兴无乏。

目谋足空濛,耳观犹飒沓。

檐溜与溪烟,远近一时纳。

问我何所营,书史堪涉猎。

不似夏初时,殷忧在眉睫。

(0)

题大义泉

移筇山未深,切骨寒无那。

蜿蜒瘦苍虬,脚底飞腾过。

幽亭护石池,庭事不敢涴。

虚中涵月净,冷面从云呵。

欲搥玄璧试,恐触方诸破。

平生泉石痴,屡此箕踞坐。

重来照清癯,白发添个个。

凡心未痛浣,老气日以惰。

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

悚然听琮琤,耳观为之大。

(0)

御园暮春即事·其三

鸣鸠唤雨鹊呼晴,爱听鸠音厌鹊声。

宴坐閒斋参耳观,物无分别概人情。

(0)

南岳僧仲仁墨画梅花

世人画梅赋丹粉,山僧画梅匀水墨。

浅笼深染起高低,烟胶翻在瑶华色。

寒枝鳞皴节目老,似战高风声淅沥。

三苞两朵笔不烦,全开半函如向日。

疏点粉黄危欲动,纵扫香须轻有力。

不待孤根暖气回,分明写出春消息。

大空声色本无有,宫徵青黄随世识。

达人玄览彻根源,耳观目听纵横得。

禅家会见此中意,戏弄柔毫移白黑。

佳句殷勤致两番,深情邂逅高双璧。

不愁开谢逐东风,全胜当年陇头驿。

(0)

十一月十七日盛仲规乃子乾旋见过

一冬不作寒,阳气殊泮涣。

昨夜病枕中,朔风惊耳观

瑟缩朝怕起,高日照海岸。

枯林尚砉砉,喧噪鸦鹊乱。

门前报剥啄,有客立冻鹳。

且云宵征苦,逆楫宿途半。

扶惫出慰谢,郁抱从笑散。

复云钝舟者,家君庸自讪。

此行亦小钝,父子当并案。

君父有不钝,文笔捷飞翰。

子宜捷其捷,未许仍钝贯。

捷钝姑置之,酾酒促烧炭。

(0)

定武兰亭真本歌

髭龙蜕骨咸阳陌,玉匣千秋閟神迹。

天怜墨派不欲湮,为扫中山一片石。

乐论黄庭总非故,褚临冯拓知难敌。

隆准虽称高帝裔,赤符自许真人获。

面面看来俱是态,头头勘罢无凡格。

似从天骨见风流,小展骥群争辟易。

世人耳观论肥瘦,飞燕阿环俱国色。

一字能开八法先,分身立作诸家式。

陈家老叟似北禅,赵吴兴乞不可得。

几三百年落余手,更数千本谁其匹。

玉躞金题岂增贵,连城照乘难为直。

野夫黯澹一办香,相携去访山阴宅。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