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乡邑的词语解释
乡邑的意思
拼音:xiāng yì    注音:ㄒㄧㄤ ㄧˋ
使用场景
乡邑常用于描述乡村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乡村文化传统等方面。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宁静、淳朴、质朴的特点。
例句
1. 这个乡邑的风景如画,非常美丽。2. 他在乡邑里长大,对乡村的土地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
基本含义
指乡村、农村地区。
基本解释

(1).上古指乡遂的城邑。犹乡里。《周礼·地官·乡师》:“以司徒之大旗,致众庶而陈之,以旗物辨乡邑,而治其政令刑禁。” 郑玄 注:“邑犹里也。” 孙诒让 正义:“此乡邑亦犹言乡里。凡六乡五比为閭,则聚居为城邑,犹之里宰。六遂之邑为五邻聚居。《小司徒》都鄙之邑为四井聚居也。然则辨乡邑者谓即六乡之众而辨其某乡某邑耳。”《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慈惠而有理者,使是掌乡邑而治父子。” 卢辩 注:“乡,乡遂。邑,公邑。”
(2). 秦 汉 以后多指县以下的小镇。《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噲 以相国击 卢綰 ,破其丞相 抵蓟 南,定 燕 地凡县十八,乡邑五十一。” 汉 张衡 《西京赋》:“郊甸之内,乡邑殷賑。” 梁启超 《新史学·史学之界说》:“夫欲求人类进化之真相,必当合人类全体而比较之,通古今文野之界而观察之,内自乡邑之法团,外至五洲之全局……何一而非客观所当取材者?”
(3).家乡,故里。《墨子·号令》:“发候,必使乡邑忠信善重士。有亲戚妻子,厚奉资之。”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唐 韩愈 《桃源图》诗:“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清 方苞 《读经解》:“而承其学者,復以教於乡邑,各自为方,不能相通。”
(4).同乡。《周书·冯迁传》:“﹝ 迁 ﹞唯以谦恭接待乡邑,人无怨者。”《南史·王懿传》:“北土重同姓,并谓之骨肉,有远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若有一人不至者,以为不义,不为乡邑所容。” 明 李东阳 《贞则堂诗》:“忆昔归夫君,君家妾乡邑。”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乡邑相关的词语,如乡村、乡土、农村等,以加深对乡邑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去乡邑看美丽的田野和小溪。2. 初中生:乡邑的风景如诗如画,让人心旷神怡。3. 高中生:我渴望离开城市的喧嚣,回到乡邑过上宁静的生活。
故事起源
乡邑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中国社会以农业为主,大部分人居住在乡村地区。乡村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乡村的风景和乡土文化对于古代人们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乡邑成为了形容乡村地区的词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乡邑与乡村地区的景色和文化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身处一个宁静、美丽的乡村,感受乡村的风景和乡土文化。
词语结构
乡邑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乡邑是一个古代词语,原指乡村、农村地区。现在常用来形容乡村风景和乡土文化。
(0)
诗文中出现“乡邑”的诗词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0)

桃源图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0)

岁暮自靖安县将归南平留别袁明诚茂才

昔我始客豫章城,众中识君颜色清。

十年异县风雨隔,芳草满园啼早莺。

宁知此别堕千里,与子溪南同濯缨。

春华过眼叶秋脱,思之可使神魂惊。

读书济胜恒有道,辞家作客宁无营。

亦知云中鸿雁急,岂有地上麒麟行。

清秋门巷三日雨,已觉满眼牵愁生。

高林凉日白惨淡,幽谷细雾寒峥嵘。

寻常抚事念乡邑,见尔不殊亲弟兄。

岂但过从慰寂寞,喜可纵谈开老成。

芙蓉作花露始白,拟以斗酒邀同倾。

此时高堂念游子,举杯欲饮难为情。

肥牲不如东邻菽,且可力养毋干荣。

逝兹晏岁返故里,恐有寒草荒柴荆。

稚子啼饥亦可念,几日江上先相迎。

便从早晚出溪口,与子共赏西山晴。

石头买船待明发,风吹北斗天中横。

峡江见月定相忆,此意不尽东流声。

(0)

庐陵□□寺僧玉鉴之母因乱流离不知所在玉鉴思念不已语及辄流涕乃白佛愿长斋十年卖药以资道里之费求母所在越数月遽得母书而奔走奉迎以归甘旨无不具呜呼岂非墨名儒行至孝而感鬼神也哉庐陵之能文者叙其事余亦喜而作诗题其后

离乱多年不见亲,每闻乌鸟动酸辛。

佳音忽尔传乡邑,至孝由来感鬼神。

尘外缁衣惟白业,人间綵服适青春。

知师卖药营甘旨,黄檗何堪更比伦。

(0)

度关山

昔听陇头吟。平居已流涕。今上关山望。

长安树如荠。千里非乡邑。四海皆兄弟。

军中大体自相褒。其间得意各分曹。

博陵轻侠皆无位。幽州重气本多豪。马衔苜蓿叶。

剑莹鸊鹈膏。初征心未习。复值雁飞入。

山头看月近。草上知风急。笛喝曲难成。

笳繁响还涩。武帝初承平。东伐复西征。

蓟门海作堑。榆塞冰为城。催令四校出。

倚望三边平。箭服朝来动。刀环临阵鸣。

将军一百战。都护五千兵。且决雄雌前利。

谁道功名身后事。丈夫意气本自然。

来时辞第已闻天。但令此身与命在。

不持烽火照甘泉。

(0)

秋日燕古塘兰若分韵得入字

秋日上阑干,秋风下原隰。

萍流三十年,岂不念乡邑

归来南山下,故垄谋稍葺。

一锡借招提,松光照书籍。

□□□□□,良朋偶云集。

解襟纳新凉,开樽揽芳裛。

起处适自如,献酬不拜揖。

于时发清豪,分韵纪雅什。

乐哉固无涯,所贵相讲习。

西林趣鸣禽,翳翳景将入。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朱景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