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诗》中正《小雅》、正《大雅》的统称。与变雅相对。据《小大雅谱》载:自《鹿鸣》至《菁菁者莪》为正小雅,自《文王》至《凫鹥》为正大雅;大雅《民劳》、小雅《六月》之后,皆谓之变雅。故大雅十八篇、小雅十六篇为正雅。 汉 平当 《乐议》:“ 河间 献王 聘求幽隐,修兴雅乐以助化。时大儒 公孙弘 、 董仲舒 等皆以为音中正雅,立之大乐。”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风雅正变说》:“‘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此兼雅之正变言之。盖雅以述其政之美者为正,以刺其恶者为变也。 文 武 之世不得有变风变雅; 夷 、 厉 、 宣 、 幽 之世有变风未尝无正风,有变雅未尝无正雅也。”
- 基本含义
- 指言谈举止得体、庄重、大方,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 详细解释
- 正雅一词中的“正”表示正确、端正,而“雅”表示高尚、文雅。正雅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合乎社会公认的规范和标准,表现出庄重、大方、得体的品质。
- 使用场景
- 正雅一词常用来形容人的举止、言谈、穿着等方面,强调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礼仪,得体大方。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的修养和教养,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人的不正当行为。
- 故事起源
- 正雅一词的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它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礼仪的重要性。在古代,正雅是受到高度重视的品质,被视为一个人高尚品格的象征。
- 词语结构
- 正雅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她的举止一直非常正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这位演讲者的言辞非常正雅,充满了智慧和魅力。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正直”、“文雅”等词语进行联想,来帮助记忆正雅的含义。同时,可以将正雅与一个端庄、得体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以帮助记忆该词语的形象意义。
- 延伸学习
- 除了正雅,还有许多与礼仪、修养相关的成语,如正经、正派、正直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来丰富对于社会礼仪和个人修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的举止非常正雅,老师总是表扬他。2. 初中生:我们应该在公共场合保持正雅的言行举止。3. 高中生:正雅的穿着和谈吐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4. 大学生及以上:正雅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需要不断培养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