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奉持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道德、伦理、法律或原则等方面的坚守和遵守。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能保持自己的原则和态度。
- 例句
- 1. 他一直奉持着自己的理念,从不妥协。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坚定奉持自己的信念。
- 基本含义
- 坚守、遵守、奉行。
- 基本解释
(1).保持,保住。 汉 王充 《论衡·命禄》:“命禄不能奉持,犹器之盈量,手之持重也。”
(2).犹奉行。《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奉持少戒便以为足,不求涅槃胜妙法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学了这家术法,一些也胡乱做事不得了。儘有奉持不谨,反取其祸的。”
(3).犹主持,料理。 清 刘大櫆 《方氏节母传》:“母氏 谢安人 寿终,太孺人以嫠妇奉持丧殯,尽哀尽礼。”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秉公无私”、“守正不阿”等,来增加对奉持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奉持爸爸妈妈教我的好习惯。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会奉持公正,不偏袒任何人。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够奉持自己的梦想,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4. 大学生: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我会奉持自己的价值观,不轻易妥协。5. 成年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奉持良心,做出正确的选择。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奉持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王莽的人,他在逍遥游中看到一棵树,上面结满了美味的果实。王莽忍不住想要采摘其中的果实,但他却看到树上有一位老人,他告诉王莽这些果实是仙人的,不是凡人可以享用的。老人告诉王莽,如果他能奉持道德和正义,就会得到更大的回报。于是,王莽放弃了采摘果实的念头,而选择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奉持”这个成语与坚守信念、遵守原则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一棵树上结满了美味的果实,但你选择奉持道德和正义,不采摘这些果实,而是坚守自己的原则。
- 词语结构
- 奉持属于形容词短语,由“奉”和“持”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奉持是指坚守某种信念、原则或遵循某种规范、准则,并以行动来实践。它强调一个人在面对困难、诱惑或压力时,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轻易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