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一国三公的词语解释
一国三公的意思
拼音:yī guó sān gōng    
使用场景
一国三公常用于描述国家政权的最高决策层,可以在政治讨论、新闻报道和教育教学等场景中使用。
例句
1. 一国三公是国家的最高行政职位。2. 他们在讨论如何推选新一届一国三公的候选人。
基本含义
一国三公是指国家的三个最高行政职位,即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以及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具体职责和权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告诉我,一国三公是国家最重要的领导人。2. 初中生:老师说一国三公分别负责国家的外交、行政和立法工作。3. 高中生:我学习政治的时候,了解到一国三公是国家最高行政职位。4. 大学生:在政治课上,我们讨论了一国三公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和职责。
故事起源
一国三公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礼记》中,其中的“一国三公”是指国君、公卿和大夫。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用到现代政治体制中,成为了指代国家最高行政职位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一国三公”与国家政权的最高职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一国三公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一国”、“三公”两个部分组成。
词语解释
yī guó sān gōng ㄧ ㄍㄨㄛˊ ㄙㄢ ㄍㄨㄙ

一国三公(一國三公) 

一国之中有三个主公。比喻令出多门,事权不一。《左传·僖公五年》:“孤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何在?”《资治通鉴·东昏侯永元元年》:“一国三公犹不堪,况六贵同朝,势必相图,乱相作矣。”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四回:“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

详细解释
(0)
诗文中出现“一国三公”的诗词

狐裘歌

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0)

后无题五首·其一

一国三公狐貉衣,四郊多垒鸟蛇围。

天街不辨玄黄马,宫漏稀传日月闱。

嵇绍可能留溅血,谢玄那及总戎机。

祇应大驾惩西楚,弗对虞歌北渡归。

(0)

附楚六主

楚殷霸业由高郁,龙酿司马总前驱。

岭北胥平摧粤汉,荆南屡挫压淮吴。

四面行营归统督,东南商旅辏江湖。

上将府开左右属,尚书令守历朝符。

旧臣宿将虽堪恃,一国三公自可虞。

莫道咋人惟猘子,且看争栈是群驹。

鸡臛数盘难卒饱,雁行一弟转为癯。

竹门草屋终忧死,徙邑辞封讵免屠。

五千铜柱溪州立,十万丹砂天策涂。

金宝香龙时柱抱,银鎗年少日庭趋。

莫讶财多官立拜,但教田在谷宜输。

献珍甫得都元帅,军政奚堪属稚懦。

伏波华胄休遥羡,景升诸犬尽皆奴。

鬼像楼居犹怒目,石人袖血每模糊。

赴井贤闺虚苦口,发疽难弟枉捐躯。

首面家奴应踵剉,长柯挥使反操殳。

六纪仇邻称诏至,千宗聚哭向谁呼。

可怜前后忠谋士,生死衔悲一恨俱。

西山欲老何繇遂,降状为儿几叹吁。

抚膺大恸人安在,祠剑空悬鲜遗孤。

(0)

后无题(五首)

一国三公狐貉衣,四郊多垒鸟蛇围。
天街不辨玄黄马,宫漏稀传日月闱。
嵇绍可能留溅血,谢玄那及总戎机。
只应大驾惩西楚,弗对虞歌北渡归。
¤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