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登献常用于形容个人或团体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才能、成就或意见。可以用于表扬个人或团体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勇于奉献和上报自己的才能。
-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登献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了领导的赞扬。2. 这个团队勇于登献自己的创新意见,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基本含义
- 指上报或奉献自己的才能、成就或意见。
- 基本解释
谓进物献祭。《宋史·礼志十一》:“凡新物及时出者,即日登献,既非正祭,则不当卜日。”《宋史·乐志九》:“登献罔愆,俎豆斯彻。”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献计献策”、“献身国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上登献了我的画作,老师夸奖了我。2. 初中生:我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登献了我的观点,获得了一等奖。3. 高中生:我在志愿者活动中登献了我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4. 大学生:我在实习期间登献了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和赞赏。
- 故事起源
- 登献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相传,唐代宰相魏征在担任官职期间,有一天他在上朝时发现了一位年轻人,他的才能和能力非常出众。魏征对这位年轻人的才能非常欣赏,于是他主动将这位年轻人的才能上报给了皇帝,希望能够给予他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件事情传开后,形成了“登献”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登献”。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上,向上级或有关部门献上自己的才能、成就或意见。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成语“登献”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单音词组成,没有复杂的句子结构。
- 详细解释
- 登献是由“登”和“献”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登”指登上、升上,表示上报或提出;“献”指奉献、贡献,表示把自己的才能、成就或意见奉献出来。登献的含义是指上报或奉献自己的才能、成就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