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端肃的词语解释
端肃的意思
拼音:duān sù    注音:ㄉㄨㄢ ㄙㄨˋ
使用场景
端肃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重要场合或庄重仪式上人们的举止。例如在国家重大庆典、祭祀活动、重要会议等场合,人们要保持端肃的态度和举止。
例句
1. 在国庆阅兵仪式上,士兵们的举止端肃,庄严肃穆。2. 在重要会议上,与会人员都要保持端肃的态度,严肃对待每一个议题。
基本含义
指态度庄重、举止端正,形容人的举止庄重肃穆。
基本解释

(1).端正严肃。《宋书·范泰传》:“ 忱 嗜酒,醉輒累旬。及醒,则儼然端肃。”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 珏 风格端肃,属词敏赡,恩倾一时。”《西游记》第二六回:“这 行者 端肃尊敬,与大神到了紫竹林里,参拜菩萨。”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江寧 吴模 , 字元 理,应童子试时,年方十三,举止端肃。”
(2).旧时书信惯语。对尊长表示敬意。 翟灏 《通俗编·仪节》引 明 沉文 《初政记》:“凡致书於尊者,称端肃奉书,答则端肃奉復。”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三:“某端肃奉白。”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端肃相关的成语,如“庄重”、“肃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要端肃站好,不许说话。2. 初中生:参观纪念馆时,同学们都保持端肃的态度,表达对英雄的敬意。3. 高中生: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学生们都要端肃举止,展现学生的风采。
故事起源
《淮南子·说林训》记载了一个关于端肃的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端木赐的人,他的举止庄重肃穆,深受人们的尊敬。后来,人们就用他的名字“端木”来形容庄重肃穆的举止,形成了成语“端肃”。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端肃”。可以联想到端木赐这个人,他的举止庄重肃穆,所以用他的名字“端木”来形容庄重肃穆的举止,就是成语“端肃”。
词语结构
成语“端肃”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端肃是由“端”和“肃”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端”指庄重、严肃,表示人的态度和举止要庄重、严肃;“肃”指肃立、肃穆,表示人的行为要庄严、庄重。端肃形容人的举止庄重、肃穆,表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态度。
(0)
诗文中出现“端肃”的诗词

颐和园词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东朝渊塞曾无匹,西宫才略称第一。

恩泽何曾逮外家,咨谋往往闻温室。

亲王辅政最称贤,诸将专征捷奏先。

迅归欃抢回日月,八方重睹中兴年。

联翩方召升朝右,北门独对西平手。

因治楼船凿汉池,别营台沼追文囿。

西直门西柳色青,玉泉山下水流清。

新锡山名呼万寿,旧疏河水号昆明。

昆明万寿佳山水,中间宫殿排云起。

拂水回廊千步深,冠山杰阁三层峙。

隥道盘行凌紫烟,上方宝殿放祈年。

更栽火树千花发,不数名珠彻夜悬。

是时朝野多丰豫,年年三月迎銮驭。

长乐深严苦敝神,甘泉爽垲宜清暑。

高秋风日过重阳,佳节坤成启未央。

丹陛大陈三部伎,玉卮亲举万年觞。

嗣皇上寿称臣子,本朝家法严无比。

问膳曾无赐坐时,从游罕讲家人礼。

东平小女最承恩,远嫁归来奉紫宸。

卧起每偕荣寿主,丹青差喜缪夫人。

尊号珠联十六字,太官加豆依前制。

别启琼林贮羡余,更营玉府蒐珍异。

月殿云阶敞上方,宫中习静夜焚香。

但祝时平边塞静,千秋万岁未渠央。

五十年间天下母,后来无继前无偶。

却因清暇话平生,万事何堪重回首。

忆昔先皇幸朔方,属车恩幸故难量。

内批教写清舒馆,小印新镌同道堂。

一朝铸鼎降龙驭,后宫髯绝不能去。

北渚何堪帝子愁,南衙复遘丞卿怒。

手夷端肃反京师,永念冲人未有知。

为简儒臣严谕教,别求名族正宫闱。

可怜白日西南驶,一纪恩勤付流水。

甲观曾无世嫡孙,后宫并乏才人子。

提携犹子付黄图,劬苦还如同治初。

又见法宫冯玉几,更劳武帐坐珠襦。

国事中间几翻覆,近年最忆怀来辱。

草地间关短毂车,邮亭仓卒芜萎粥。

上相留都树大牙,东南诸将奉王家。

坐令佳气腾金阙,复道都人望翠华。

自古忠良能活国,于今母子仍玉食。

宗庙重闻钟鼓声,离宫不改池台色。

一自官家静摄频,含饴无异弄诸孙。

但看腰脚今犹健,莫道伤心迹已陈。

两宫一旦同绵惙,天柱偏先地维折。

高武子孙复几人,哀平国统仍三绝。

是时长乐正弥留,茹痛还为社稷谋。

已遣伯禽承大统,更扳公旦觐诸侯。

别有重臣升御榻,紫枢元老开黄阁。

安世忠勤自始终,本初才气尤腾踔。

复数同时奉话言,诸王刘泽号亲贤。

独总百官居冢宰,共扶孺子济艰难。

社稷有灵邦有主,今朝地下告文祖。

坐见弥天戢玉棺,独留末命书盟府。

原庙丹青俨若神,镜奁遗物尚如新。

那知此日新朝主,便是当时顾命臣。

离宫一闭经三载,绿水青山不曾改。

雨洗苍苔石兽闲,风摇朱户铜蠡在。

云韶散乐久无声,甲帐珠帘取次倾。

岂谓先朝营楚殿,翻教今日恨尧臣。

宣室遗言犹在耳,山河盟誓期终始。

寡妇孤儿要易欺,讴歌狱讼终何是。

深宫母子独凄然,却似滦阳游幸年。

昔去会逢天下养,今来劣受厉人怜。

虎鼠龙鱼无定态,唐侯已在虞宾位。

且语王孙慎勿疏,相期黄发终无艾。

定陵松柏郁青青,应为兴亡一拊膺。

却忆年年寒食节,朱侯亲上十三陵。

(0)

卫生歌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

父母遗体宜宝之,箕畴五福寿为最。

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

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走元神。

劳形散尽中和气,更仗何能保此身。

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歇。

神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太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瞋怒少。

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脩身去烦恼。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长呼脾化食,三焦嘻却热难停。

发宜多梳气宜鍊,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脩昆崙,双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

夏要增辛聊减苦,秋辛可省但加酸。

季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

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偏多无病难。

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须换著。

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

惟有夏月难调理,内有伏阴忌冰水。

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来成疟痢。

心旺肾衰切宜记,君子之人守斋戒。

常令充实勿空虚,日食须当去油腻。

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

饥餐渴饮莫太过,免致膨脝损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身不生疾。

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将安适。

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

夜半灵根濯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情性,大饮过多防有病。

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

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其家。

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

坐卧切防风入脑,脑内入风人不寿。

更兼醉饱卧风中,风才一入成灾咎。

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

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

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养伤身。

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容枯疾病萦。

不问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至。

急须端肃敬天威,静室收心须少避。

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萦绊几时休。

放宽些子自家福,免致中年早白头。

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

思量无以报洪恩,晨夕焚香谢天地。

身安寿永是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

惜命惜身兼惜气,请君熟玩卫生歌。

(0)

赴太子洗马时作诗

希世无高符,营道无烈心。

端肃有命,假楫越江潭。

亲友赠予迈,挥泪广川阴。

抚膺解携手,永叹结遗音。

无迹有所匿,寂寞声必沈。

肆目眇不及,缅然若双潜。

南望泣玄渚,北迈涉长林。

谷风拂修薄,油云翳高岑。

亹亹孤兽骋,嘤嘤思鸟吟。

感物恋堂室,离思一何深。

伫立慨我叹,寤寐涕盈衿。

惜无怀归志,辛苦谁为心。

(0)

为李绎成悼其妻冯氏

彼美者媛,令姿静淑。姆教在鞶,懿范端肃

择配皙士,闻望右族。读书思荣,焚膏继晷。

媛来主馈,克承夫志。载缉载纫,裳衣补缀。

奉飧举案,翼若始祭。倏遭百罹,綵凤分飞。

鼓盆哭哀,语及涕洟。人孰无妇?妇贤而暌。

永怀弗谖,爰形声诗。

(0)

古意五首·其五

昔作君家妇,红颜如夭桃。

纺织供衣裳,针线为灯膏。

纤手力井臼,瘁极不言劳。

柔肠剌枳棘,何敢嫌糠糟。

黾勉相厥德,结发如同胞。

君名幸成就,妾意登云霄。

驾言妾颜色,端肃无丰标。

挥金置妖丽,珠玉明纤腰。

欢狎自成族,疏礼徒崇高。

历苦华艳谢,乃为群婢嘲。

十日不一顾,一顾已酕醄。

尸素自渐退,空房啼中宵。

寒衾枕蟋蟀,旦暮归蓬蒿。

妾身不足惜,君德在久要。

(0)

苏文定衙前至京湖三口帖赞

周禾同颖,赵玉连璧。层见间出,又其伟特。

有美颍滨,味道自得。

既相师于父子,又斋驱于翰墨。

吾评其人,概犹可识。

盖严重端肃者老泉之教,而淳劲迈往者长公之德。

谓余不信,视此手泽。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