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白袍。古代应试士子所服。 宋 杨万里 《送项圣与诣太常》诗:“鵠袍诣闕柳袍归,来年书院更光辉。” 宋 方岳 《送刘仲子就试》诗:“鵠袍纔脱须重读,六籍久为场屋苦。” 元 王逢 《寄林季文周叔彬二进士时训松庠弟子员》诗:“鵠袍联射圃,鱼饭独经帷。”
- 基本含义
- 指高贵、崇高的衣袍。形容人的衣着华丽。
- 详细解释
- 鹄袍源自古代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仙人,他身穿一件华丽的袍子,袍子上绣着飞翔的鸿雁,因此袍子被称为“鹄袍”。后来,人们用“鹄袍”来形容人的衣着华丽,寓意高贵崇高。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衣着华丽,也可以用来形容场合的装饰豪华。
- 故事起源
-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身穿的华丽袍子。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她穿着鹄袍出席晚宴,引来了众人的赞叹。2. 这个宫殿的装饰非常华丽,简直就像是一座鹄袍。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鹄袍”与华丽的衣袍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穿着华丽的鹄袍,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衣着华丽的成语,比如“锦衣玉食”、“金玉满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她今天穿了一件鹄袍,看起来像个公主。初中生:他的衣着总是那么鹄袍,让人很难接近。高中生:这个舞会上,每个人都穿着鹄袍,场面非常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