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犹牵制。谓缀其后使不得自由行动。《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如使 石阳 及 青 徐 诸军首尾相衔,牵缀往兵,使不得速退者,则善之善也。”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知兵》:“要知此兵之屯,在於牵缀贼势,使其左顾右虑,不敢併力攻城,而胜算在我矣。” 郭希仁 《从戎纪略》:“幸东南原及 黄河 岸诸路均未开战,各住画定地点,牵缀敌兵,得以无事。”
(2).连接。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合欢,树似梧桐,枝弱叶繁,互相交结,每风来,輒自相解,了不相牵缀,树之阶庭,使人不忿。”
(3).牵强凑合。 宋 陈亮 《书<欧阳文粹>后》:“学者又习於当时之所谓经义者,剥裂牵缀,气日以卑。”
- 基本含义
- 指由于某种事物或原因而引发的连锁反应,牵连着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 详细解释
- 牵缀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牵”意为牵引、牵连,指引发连锁反应;“缀”意为连续、相继,表示事情的发生相互关联。牵缀的含义是指由于某种事物或原因而引发的连锁反应,牵连着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它强调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常常用来形容事情发展的连续性和复杂性。
- 使用场景
- 牵缀常用于描述一连串的事件、情况或问题之间的关联和影响。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小问题引发一系列的麻烦,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小事情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例如,我们可以说某个人的错误决策牵缀了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度,或者某个事件的发生牵缀了整个社会的变化。
-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展现了牵缀的含义。相传,古代楚国有一位名叫牵缀的人,他是一位非常聪明的谋士。有一次,楚国发生了一场大火,牵缀立即想到了一种应对方法,他建议在火灾蔓延之前将楚国的粮食和财物都移到外地,以免被毁。楚国的国君采纳了他的建议,成功地保住了国家的财富和粮食。从此以后,人们就用“牵缀”来形容一个人的智慧和决策对整个事物产生连锁反应的情况。
- 词语结构
- 主体词+修饰词
- 例句
- 1. 他的一次小错误牵缀了整个项目的进展。2. 这个小问题牵缀了整个家庭的和谐氛围。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牵缀”这个词语形象化地记忆为一个牵引着一串珠子的画面,表示一个事件或因素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牵缀相关的成语,如“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等,以加深对牵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的一次迟到牵缀了我妈妈的工作。2. 初中生:这场大雨牵缀了我们的郊游计划。3. 高中生:政府的一项政策牵缀了整个行业的发展。4. 大学生:我的一个错误决策牵缀了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度。5. 成年人:这次疫情牵缀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