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识辩的词语解释
识辩的意思
拼音:shí biàn    注音:ㄕㄧˊ ㄅㄧㄢˋ
基本解释

识别辨认。辩,通“ 辨 ”。 明 唐顺之 《公移》:“合行各该州县每厂务要择选能干官一员,严督里老执事人役留心识辩,以防奸伪,不得踈虞。”

基本含义
识别并辨别是非、真伪、好坏等。
详细解释
识辩是指辨别、辨别,识别出事物的本质、真相或价值。它强调通过观察、分析和判断来辨认出事物的真实面貌,以及辨别是非曲直、真伪好坏等。识辩是一种重要的智力和道德能力,对于正确判断和决策非常重要。
使用场景
识辩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辨别能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曲直,真伪好坏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辨别出别人的真实意图或行为动机。
故事起源
《汉书·王莽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识辩的故事。故事中,王莽曾经向一位名叫刘向的学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人的头发长了一年,为什么不会变长?”刘向回答道:“因为人的头发是由头皮供养,而头皮的生长速度是有限的,所以头发不会无限长长下去。”王莽对刘向的回答非常满意,赞扬他识辩高明。从此以后,“识辩”一词就用来形容人的辨别能力和智慧。
词语结构
识辩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识”指的是辨别、辨认的能力,“辩”指的是判断、辨别的能力。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识辩”。
例句
1. 他的识辩能力非常强,能够迅速辨别出问题的本质。2. 这位老师的识辩之眼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记忆技巧
要记住“识辩”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解为“识”和“辩”两个部分。可以将“识”字想象成一个眼睛,表示辨别、观察的能力;将“辩”字想象成一张嘴巴,表示判断、辨别的能力。通过将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意义。
延伸学习
学习识辩这个成语之后,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明辨是非”、“洞察力”等,以扩展对于辨别和判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能够识辩出这个故事的主题是关于友谊的。2. 初中生:他的识辩能力非常强,能够准确判断出别人的真实意图。3. 高中生:通过识辩,我们可以辨别出这个社会的弊端和问题所在。4. 大学生:学习识辩的重要性,对于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非常有帮助。
(0)
诗文中出现“识辩”的诗词

和庾司水修渭桥诗

东流仰天汉,南渡似牵牛。

长堤通甬道,飞梁跨造舟。

使者开金堰,太守拥河流。

广陵候涛水,荆峡望阳侯。

波生从故舶,沙涨涌新洲。

天星识辩对,检玉应沈钩。

空悦浮《云赋》,非复采莲讴。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