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不厌恶;不厌倦。《诗·周南·葛覃》:“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郑玄 笺:“斁,厌也。” 汉 枚乘 《七发》:“高歌陈唱,万岁无斁。” 唐 吴筠 《庐山云液泉赋》序:“既饮既漱,永翫无斁。” 清 龚自珍 《庐之推》:“其始升歌曰:‘济济多士,秉 文 之德。’而卒称无斁於人,以如将万年焉,由此其推也。”
(2).犹无终,无尽。 唐 李翱 《泗州开元寺钟铭》:“非雷非霆,鏗号其声……弗震弗坠,大音无斁。”
- 基本含义
- 无法厌恶、无法厌烦
- 详细解释
- 指对某种事物或某种行为完全没有厌烦之感,无论多少次都不会感到厌烦。
- 使用场景
- 可用于形容对某种事物或某种行为的极高兴趣和持久热情,表示不会因为重复或长时间的接触而产生厌烦情绪。
- 故事起源
- 无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定公二十年》中,原文为“无斁于心”,意为心中没有厌烦之情。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无斁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无”和“斁”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他对学习充满了无斁的热情,每天都能坚持学习十个小时。2. 她对音乐的热爱无斁,每天都会弹奏几个小时的钢琴。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无斁”拆分为“无”和“斁”,“无”表示没有,没有斁即没有厌烦之情,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持久热情。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兴致勃勃”、“兴味盎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画画的兴趣无斁,每天放学后都会拿起画笔画画。2. 初中生:他对足球的热爱无斁,每个周末都会和朋友们踢球。3. 高中生:我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无斁,每天晚上都会读上几个小时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