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中元节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人们会在家中或祖先墓地前进行祭祀仪式。此外,一些寺庙也会举行盂兰盆法会,供信众参拜。
- 例句
- 1. 每年的中元节,我们都会回家祭祀祖先。2. 在中元节,人们会点燃纸钱来祭奠逝去的亲人。
- 基本含义
- 中元是指农历七月十五日,也称为鬼节或盂兰盆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鬼魂的节日。
- 基本解释
(1).指农历七月十五日。旧时道观于此日作斋醮,僧寺作盂兰盆会,民俗亦有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中元》:“道门寳盖,献在中元。释氏兰盆,盛於此日。” 唐 令狐楚 《中元日赠张尊师》诗:“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闲话》:“昨夜乃中元赦罪之期,想是赴盂兰会的。” 冯至 《北游》诗:“清冷的月色使我忽然想起,啊,今天是我忘掉了的中元。”
(2).称中元节。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一三一:“ 法云寺 里中元节,又是官家诞降辰。” 沉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这天正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我记得分明,到河边还为的是拿了些纸钱同水酒白肉奠祭河鬼。”
(3).古代术数家以第二甲子为“中元”。参见“ 三元 ”。
犹言高中。谓中试。《玉佛缘》第一回:“到得五十三岁那年,乡试归家,三场文字,十分得意,亲友都拟他一定中元的了,及至榜发,依然落第。”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元节的传统习俗和故事,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中元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祖先。2. 初中生:中元节是为了救度孤魂野鬼的节日,人们会烧香、点烛、焚纸钱。3. 高中生:中元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会在家中或祖先墓地前进行祭祀仪式。
- 故事起源
- 中元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的盂兰盆节。相传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在一个修道场中修行时,看到自己已故的母亲在地狱受苦。他向佛陀求助,佛陀告诉他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法会,以救度在地狱受苦的亡魂。目犍连按照佛陀的指示举行了法会,结果他的母亲得到了解救。这个故事流传开来,逐渐演变成了中元节的传统。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中元节与农历七月十五日联系起来,记住这个节日的时间。同时,可以想象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和鬼魂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中元是一个名词,由“中”和“元”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相传是为了救度在地府受苦的孤魂野鬼。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和已故亲人的鬼魂,以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和敬意。在中元节期间,人们会烧香、点烛、焚纸钱,并举行各种祭祀仪式。同时,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传统的舞龙舞狮、戏曲表演等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