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不觉貌。《文选·嵇康<养生论>》:“从老得终,闷若无端。” 李周翰 注:“言死者闷然不知其端绪之所由也。”
- 基本含义
- 形容心情郁闷、压抑。
- 详细解释
- 闷若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心情郁闷、压抑。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或者不顺利的事情时,感觉沮丧、无望,就可以用“闷若”来形容。
- 使用场景
- 闷若常常用于描述人的情绪低落、心情郁闷的状态。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比如工作不顺利、考试不理想、失恋等等。
- 故事起源
- 闷若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卷八十四·王莽传》中。故事讲述了当时王莽担任太师时,政治不得民心,天下百姓都对他感到失望和不满。因此,人们形容他的心情郁闷、压抑,就用了“闷若”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成语“闷若”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闷”表示郁闷、压抑的意思,第二个字“若”表示像、如同的意思。
- 例句
- 1. 他最近工作不顺利,整天闷若不开心。2. 考试没考好,他闷若了一整天。3. 失恋后的她整个人都闷若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闷若”相似的词语进行联想记忆。例如,“闷若”中的“若”与“弱”发音相似,可以联想到心情闷的时候,人会变得脆弱。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相关的成语,比如“郁闷不已”、“心情沮丧”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考试没考好,心情闷若。2. 初中生:他被同学欺负了,感觉整个人都闷若了。3. 高中生:考试不理想,心情闷若,觉得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