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造士这个成语主要用于形容培养人才的过程和目标。在教育领域,可以用来表达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使其成为有用之才;在各种组织和企业中,可以用来形容选拔和培养人才,使其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 例句
- 1. 学校注重素质教育,努力造士。2. 这个企业不仅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也注重造士。
- 基本含义
- 造士指的是培养、选拔人才,使其成为士人。
- 基本解释
(1).学业有成就的士子。《礼记·王制》:“升於司徒者不征於乡,升於学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 孔颖达 疏:“学业既成,即为造士。”《汉书·食货志上》:“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於天子,学于大学,命曰造士。”
(2).造就学业有成就的士子。《礼记·王制》:“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 郑玄 注:“顺此四术而教以成是士也。” 宋 叶适 《宏词》:“自 熙寧 之以经术造士也,固患天下之习为词赋之浮华而不适於实用。”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今罢黜诗赋,而使士兼习,则士不得专心先王之学,流於俗好,恐非先帝以经术造士之意。”
(3). 汉 武帝 刘彻 所定军功爵之第一等。《汉书·食货志下》“请置赏官,名曰武功爵” 颜师古 注引 晋 臣瓒 曰:“《茂陵中书》有武功爵,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舆卫……十一级曰军卫。此 武帝 所制,以宠军功。”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教育、培养人才相关的成语,如“育才”、“培养英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每天都在努力造士,让我们变得更聪明。2. 初中生:学校举办各种活动,旨在造士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3. 高中生:通过参加各种竞赛,学校帮助我们造士,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4. 大学生:学校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造士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 故事起源
- 造士这个成语源于《左传·襄公十一年》:“教之以文,以道其行,以礼其上,以义其下,以情其间,以时其期,以死其名,以生其教,以勤其事,以能其功,以贤其身,以知其事,以德其业,以上其位,以贵其家,以为其人,以致其士。”这段话意思是说通过教育和培养,使人们在品德、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成为有才学的士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造士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工匠在用锤子和锯子创造一位士人的形象,这样可以帮助记住造士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造士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造”是动词,表示培养、创造的意思;“士”是宾语,表示士人。
- 详细解释
- 造士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造”和“士”。其中,“造”指的是培养、创造,“士”指的是士人,即有才学的人。因此,造士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培养和选拔,使人们成为有才学的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