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兼善则 子建 仲宣 ,偏美则 太冲 公干 。”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作赋同 元淑 ,能诗匪 仲宣 。”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虚讣》:“可惜那 于叔夜 国士才,祗为相思鬱未解,怎把他肺腑调和,怎奈他心病难猜,欠些 仲宣 登楼债。”
- 基本含义
- 指中年人宣扬自己的优点或者自吹自擂。
- 详细解释
- 仲宣成语源于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有一位叫仲宣的官员。仲宣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总是自吹自擂地宣扬自己的才能和优点。这个成语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用来形容那些总是自夸和自吹自擂的人。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贬义语境,形容那些自夸自擂、自吹自擂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过于自负、自大的人。
- 故事起源
- 据说,仲宣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官员,他总是喜欢自夸自擂,以至于成为了人们嘲笑的对象。因此,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形容那些总是自夸自擂的人。
- 词语结构
- 仲宣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仲”和“宣”。
- 例句
- 1. 他总是仲宣自己的才华,让人很难接受。2. 别再仲宣了,我们都知道你的能力有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仲宣”与自吹自擂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大声宣扬自己的优点和才能,形成一个夸张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类似的成语,如“自吹自擂”、“夸夸其谈”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仲宣自己的画画技巧,但是实际上并不怎么好。2. 初中生:他成绩不好,却仲宣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高明。3. 高中生:他仲宣自己的领导能力,但是团队成员都不喜欢他。4. 大学生:他总是仲宣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