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言行傲慢自大、不顾他人感受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过于自负、不知检点的人。
- 例句
- 1. 他对自己的才华过于自信,总是显得侈意十足。2. 他的侈意言行让周围的人都感到厌恶。
-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行放肆、傲慢自大。
- 基本解释
犹放纵之心。《魏书·李彪传》:“臣愚以为第宅车服……宜为其等制,使贵不逼贱,卑不僭高,不可以称其侈意,用违经典。”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傲慢自大相关的成语,如“目中无人”、“目无法纪”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侈意言行让我们感到很不舒服。2. 初中生:那个同学总是侈意十足,看不起别人。3. 高中生:老师批评他侈意的言行,希望他能够改正。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避免侈意的表现,要谦虚待人。
- 故事起源
- 成语“侈意”来源于《世说新语·文学》中的故事。故事讲述了魏晋时期的文学家陆机在写文章时,对自己的作品过于自信,傲慢自大,不顾他人的意见和评价。他有一次在写完一篇文章后,得意地对朋友说:“你们这些普通人不懂我的文章,我写的东西太高深了!”朋友们听后都不以为然,表示他的言行太过傲慢自大。从此,人们用“侈意”来形容那些言行放肆、傲慢自大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侈意”与“傲慢自大”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言行放肆、傲慢自大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指人的言行过于放肆,傲慢自大,不顾他人感受,不知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