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酒法的词语解释
酒法的意思
拼音:jiǔ fǎ    注音:ㄐㄧㄨˇ ㄈㄚˇ
使用场景
酒法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善于应对饮酒礼仪的能力。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在饮酒时应该注意适量,避免过度饮酒。
例句
1. 他非常懂得酒法,无论是宴会还是聚会,他总是能够应对得体。2. 在中国,懂得酒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巧。
基本含义
指饮酒的方法或技巧。
基本解释

(1).酿酒的方法。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衫酒见寄》诗:“酒法众传 吴 米好,舞衣偏尚 越 罗轻。” 宋 杨万里 《新酒歌》:“度撰酒法不是儂,此法来自太虚中。”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内中酒,盖用 蒲中 酒法也。 太祖 微时喜饮之;即位后,令 蒲中 进其方,至今用而不改。”
(2).关于酒的法令。《南齐书·倖臣传·茹法亮》:“ 孝武 末年,作酒法,鞭罚过度,校猎 江 右,选白衣左右百八十人,皆面首富室,从至 南州 ,得鞭者过半。” 前蜀 韦庄 《官庄》诗序:“ 江 南富民悉以犯酒没家产,因以此诗讽之。 浙 帅遂改酒法,不入财产。”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饮酒文化和礼仪,了解不同地区和场合的饮酒习俗。还可以学习其他与饮酒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拓展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很懂得酒法,每次喝酒都很有礼貌。2. 初中生:他在宴会上表现得很懂酒法,一点也不会喝醉。3. 高中生: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要学会懂得酒法,避免酒后驾车的危险。4. 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懂得酒法是一种社交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故事起源
关于酒法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中国古代文人雅士重视饮酒礼仪,讲究饮酒的方式和艺术。他们认为饮酒应该有一定的规则和仪式感,而这种观念逐渐形成了“酒法”的概念。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酒法这个成语:1. 将“酒”和“法”两个字分开记忆,酒代表饮酒,法代表规则和礼仪。2. 想象一个人在喝酒时,遵循着各种规则和礼仪,这个人就是懂得酒法的人。
词语结构
酒法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酒法是由“酒”和“法”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对于饮酒的方法或技巧的总称。它强调了在饮酒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规则和礼仪,包括饮酒的适量、顺序、仪态等方面。
(0)
诗文中出现“酒法”的诗词

酬乐天衫酒见寄

酒法众传吴米好,舞衣偏尚越罗轻。

动摇浮蚁香浓甚,装束轻鸿意态生。

阅曲定知能自适,举杯应叹不同倾。

终朝相忆终年别,对景临风无限情。

(0)

六一堂

我思六一翁,羽化四十年。

虽不及抠衣,每愿为执鞭。

手弹醉翁操,目睹庐陵编。

床头五代史,屏间七交篇。

诗常讽思颍,曲每歌归田。

斋摹画舫样,酒法冰堂传。

此志自弱冠,到今已华颠。

嗟予又晚辈,读书慕先贤。

即彼生处所,馆之与周旋。

时对文章姿,稍息簿领肩。

贤者果不死,瞻之犹在前。

似挥诛奸笔,犹拿击佛拳。

谁当嗣前规,时为易蠹椽。

勿毁鲁恭宅,中有夫子天。

(0)

府酒五绝.变法

自惭到府来周岁,惠爱威棱一事无。

唯是改张官酒法,渐从浊水作醍醐。

(0)

新酒歌

酸酒齑汤犹可尝,甜酒蜜汁不可当。

老夫出奇酿二缸,生民以来无杜康。

桂子香,清无底。

此米不是云安米,此水祗是建邺水。

瓮头一日绕数巡,自候酒熟不倩人。

松槽葛囊才上榨,老夫脱帽先尝新。

初愁酒带官壶味,一杯径到天地外。

忽然玉山倒瓮边,只觉剑铓割肠里。

度撰酒法不是侬,此法来自太虚中。

酒经一卷偶拾得,一洗万古甜酒空。

酒徒若要尝侬酒,先挽天河濯渠手。

却来举杯一中之,换君仙骨君不知。

(0)

感古十首·其十

杜康精酒法,陆羽修茶经。

标致虽不同,均是劳吾形。

采薇及茹芝,亦掇天地英。

玄酒非曲糵,或可通神明。

天不生杜陆,人间无醉醒。

(0)

酬柏侍御荅酒

茱萸酒法大家同,好是盛来白碗中。

这度自知颜色重,不消诗里弄溪翁。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