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锒铛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声音,可以用于写作、演讲、讲故事等场景。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声音,比如形容一个人说话声音洪亮清脆。在写作中,使用锒铛可以增加描写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 例句
- 1. 那个铁匠的锤子敲击在铁块上,发出了一声锒铛。2. 整个村庄都被敲锣打鼓的锒铛声吵醒了。
-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 基本解释
◎ 锒铛 lángdāng
(1) [iron chains]∶铁锁链
董卓以是收烈付郿狱锢之,锒铛铁锁。——《后汉书·崔寔传》
(2) [clank;tinkling of bells]∶当啷声,金属撞击的声音
◎ 锒铛 lángdāng
[be chained] 用链条拴住、捆绑或联接
锒铛入狱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锻造工艺和器物制作,了解古代制造铁器的工具和技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铁锤敲在桌子上,发出了一声锒铛。2. 初中生:他的演讲声音锒铛有力,让人印象深刻。3. 高中生:音乐会上,乐手敲打锣鼓,锒铛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4. 大学生:在春晚上,鞭炮声锒铛作响,喜庆的气氛洋溢。
- 故事起源
- 锒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锻造工艺。古时候,人们在打造铁器的时候,会用锤子敲击铁块,制造出各种形状的铁器。当锤子敲击铁块时,会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这种声音就被形容为锒铛。后来,锒铛这个成语就被引申为形容其他清脆响亮的声音。
- 英文翻译
1.[书] (铁锁链) iron chains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锒铛”与金属撞击的声音联系起来,想象一下敲锣打鼓或者打铁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锒铛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相同的汉字“锒”组成。
- 详细解释
(1).亦作“ 鋃鏜 ”。铁锁链。拘系罪犯的刑具。《后汉书·崔寔传》:“ 献帝 初, 钧 与 袁绍 俱起兵山东, 董卓 以是收 烈 付 郿 狱,錮之,鋃鐺铁锁。” 唐 裴铏 《传奇·薛昭》:“敕下之日,不问家产,但荷鋃鐺而去。” 清 周亮工 《狱事方急》诗:“梦识鋃鐺貌,灯摇雨雪盃。” 清 陈梦雷 《抒哀赋》:“据礼经以为断丧有疾,其引权兮,矧鋃鏜之在绊。”
(2).表示被铁链子锁着。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过 文德桥 ,恍惚见石栏繫重囚纍纍,鉄锁鋃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八章:“树起大旗起义,何至于锒铛入狱。”
(3).笨重貌。 元 戴侗 《六书故·地理一》:“鋃鐺之为物,连牵而重,故俗语以困重不举为鋃鐺。”
(4).悬铃。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三:“夜深殿突兀,风动金鋃鐺。” 仇兆鳌 注:“此诗所用,当指铃鐸。”一本作“ 琅鐺 ”。 唐 段成式 张希复 《圣柱联句》:“上衝挟螮蝀,不动束鋃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