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箫勺常用于形容音乐、歌声等优美动听的场景,可以用来形容各种艺术表演、音乐会、歌唱比赛等。
- 例句
- 1. 他演奏的箫勺之音让人心旷神怡。2. 这场音乐会上,箫勺声声,引得观众陶醉其中。
- 基本含义
- 形容音乐和歌声悠扬动听,使人陶醉。
- 基本解释
古乐名。《箫》, 舜 乐;《勺》, 周 乐。亦谓以《簫》《勺》之乐进行教化。《汉书·礼乐志》:“行乐交逆,《簫》《勺》羣慝。” 颜师古 注:“ 晋灼 曰:‘《簫》, 舜 乐也。《勺》, 周 乐也。言以乐征伐也。’言制定新乐,教化流行,则逆乱之徒尽交欢也。慝,恶也。” 唐 李德裕 《谢恩不许让官表状》:“况今四表无事,六气斯和,《簫》《勺》可致於太平,文轨尽同於元化。” 宋 王安石 《上集贤相公启》:“坯冶一陶,辅成於醇化,《簫》《勺》羣慝,躋格於太宁。”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簫》《勺》妖氛静,甄陶叶气还。”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乐器箫和勺的历史和演奏技巧,以及与箫勺相关的音乐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听箫勺合奏的音乐,感觉好像置身于童话世界。2. 初中生:他的歌声就像箫勺一样,让人陶醉。3. 高中生:那场音乐会上,箫勺的声音让我忘记了一切烦恼。4. 大学生:他的演奏技巧使箫勺之音更加动听,引来了全场的掌声。
- 故事起源
- 箫勺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卫风·十月之交》中的一首诗歌:“箫鼓鸣之,皇矣哉!”这首诗表达了音乐的美妙和使人陶醉的感觉。后来,箫和勺成为代表乐器的象征,逐渐演变为形容音乐悠扬动听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箫勺”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箫和勺,在演奏中发出悠扬动听的音乐,使人陶醉其中。
- 词语结构
- 主体是“箫勺”,没有固定的修饰成分。
- 详细解释
- 箫勺是由箫和勺两个乐器组成的词语。箫是一种竖吹乐器,有着悠扬的音色;勺是一种打击乐器,有着清脆的声音。箫勺合在一起,形容音乐和歌声悠扬动听,使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