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文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讨论中,用来描述诗歌的风格和格律。
- 例句
- 1. 他的诗歌运用了独特的诗格,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2. 这首诗的诗格优美动人,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 基本含义
- 指诗歌的格律和风格。
- 基本解释
◎ 诗格 shīgé
(1) [poetry rule]∶做诗的法则
(2) [poetry style]∶诗的风格
诗格不高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诗歌的创作技巧和诗歌欣赏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同文学流派中的诗歌风格和诗歌形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写诗,我要学习不同的诗格,写出好听的诗歌。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学习古诗,要注意诗的诗格和意境。3. 高中生:我们要学习不同文学流派的诗歌,了解不同的诗歌诗格和风格。4. 大学生:我们在文学课上学习了不同的诗歌诗格和创作技巧。
- 故事起源
- 诗格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用来描述诗歌的格律和风格。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创作中,诗歌的诗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内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诗歌创作相关的关键词来记忆“诗格”这个成语,比如“诗歌”和“格律”。
- 词语结构
- 诗格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诗”是名词,表示诗歌;“格”是动词,表示格律、风格。
- 详细解释
(1).诗的格式、体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陆平原 多为死人自叹之言,诗格既无此例,又乖製作本意。”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盖其诗格变态如是,恐不繫重轻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自 沉 宋 创为律诗后,诗格已无不备。”
(2).诗的风格、格调。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石曼卿 自少以诗酒豪放自得,其气貌伟然,诗格奇峭。” 清 宋大樽 《茗香诗论》:“诵其诗不知其人,斤斤焉仅斥其诗格卑靡。” 孙犁 《秀露集·关于诗》:“不合情理的,言不由衷的,没有现实根据的夸张,只能使诗格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