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贫困、简陋的生活条件,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人生活状态不佳、生活水平较低。
- 例句
- 1. 他出生在一个土阶茅屋的农村,但凭借努力,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2. 这个小村庄的居民大多生活在土阶茅屋里,缺乏基本的生活条件。
- 基本含义
- 指简陋的房屋,也比喻贫困的生活状况。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农村生活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农村建筑和生活条件的知识。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形容贫困的成语,如“蓬门荜户”、“穷山恶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房子虽然不是土阶茅屋,但也很简单。2. 初中生:他们生活在土阶茅屋里,却依然乐观向上。3. 高中生:在贫困的土阶茅屋中长大,他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大学。4. 大学生:在大城市的土阶茅屋里生活着许多外来工人。
- 故事起源
- 《诗经·小雅·大东》中有一句诗:“瞻彼淇澳,言采其蕨。未见君子,憔悴如也。”其中,“淇澳”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贫瘠的土地,而“蕨”则是一种简陋的草叶。由此可见,古人对贫困的生活环境早有描述。后来,人们就用“土阶茅屋”这个成语来形容简陋的房屋和贫困的生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土阶茅屋”的形象,想象一座简陋的房屋,房顶覆盖着茅草,房子的前面有几级用土块垒成的阶梯。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形象。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性短语
- 词语解释
- tǔ jiē máo wū ㄊㄨˇ ㄐㄧㄝ ㄇㄠˊ ㄨ
土阶茅屋(土階茅屋)
亦作“ 土阶茅茨 ”。以土为阶,以茅草盖屋。谓居住俭朴。《周书·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新唐书·薛收传》:“峻宇彫墙, 殷辛 以亡;土阶茅茨, 唐尧 以昌。”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