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火势猛烈、战争残酷等场景。也可用于比喻某种事物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 例句
- 1. 火势猛烈,整个房子都成了飞灰。2. 战争残酷,无辜的人们都被卷入了飞灰之中。
- 基本含义
- 指烟尘飞扬,形容火势猛烈或战争残酷。
- 基本解释
(1).律管中飞动的葭灰,古代以此候测节气。 唐 阴行先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2).飞扬的灰烬。 明 刘基 《巫山高》诗:“猛风吹雨洗不尽,假手 秦 炬歊飞灰。” 鲁迅 《南腔北调集·火》:“一场大火,几十里路的延烧过去,稻禾、树木、房舍--尤其是草棚--一会儿都变成飞灰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战争相关的成语,如“火烧眉毛”、“一触即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大火一燃,整个村庄都成了飞灰。2. 初中生:这场战争是如此的残酷,无辜的人们都被卷入了飞灰之中。3. 高中生:这个国家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如今已成为飞灰之地。
- 故事起源
- 成语“飞灰”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齐国的僖公与晋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在战争中,齐军的火势极其猛烈,烟尘四起,如同鸿毛飞舞一般,给晋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破坏。后来,人们就用“飞灰”来形容火势猛烈、战争残酷的场景。
- 英文翻译
1.fly ash; flying ash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飞灰”与烟尘飞扬、火势猛烈的场景联系起来,形成形象记忆。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详细解释
- 飞灰这个成语源于《左传·僖公十一年》:“飞灰之急,如鸿毛。”形容火势猛烈,烟尘四起,如同鸿毛飞舞一般。后来引申为形容战争残酷,破坏力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