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回潮的词语解释
回潮的意思
拼音:huí cháo    注音:ㄏㄨㄟˊ ㄔㄠˊ
使用场景
回潮一词常用于描述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变化。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个行业或企业在经济困难时期经历了低谷,但后来通过努力逆转局面,重新获得了发展机遇。
例句
1. 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个地区的经济已经开始回潮了。2. 这个行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但现在正在迎来回潮的机会。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或情况发生逆转,由衰退转为兴盛。
基本解释

◎ 回潮 huícháo
(1) [regain;moiture regain]∶原指已经晒干或烤干的东西又变潮湿
(2) [relapse;resurgence;reversion]∶比喻已消失的事物或习惯又重新出现(多用于贬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经济学书籍等来了解回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案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经过努力,我终于考试成绩回潮了。2. 初中生:这个地区的旅游业在近年来迎来了回潮。3. 高中生:经济危机过后,这个国家的经济开始出现回潮迹象。4. 大学生:互联网行业在近几年迎来了回潮,很多创业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5. 成年人:这个行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但现在正在逐渐回潮。
故事起源
回潮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文苑传》中,原指海潮的现象。后来,人们将这个现象引申为形容事物或情况的变化。成语“回潮”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英文翻译

1.resurgence; reversion

记忆技巧
可以将回潮的含义与海潮的现象联系起来,想象海潮由低潮逐渐升高的过程,帮助记忆回潮的意思。
词语结构
回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1).潮水倒流。 清 袁枚 《新齐谐·大力河》:“地动必有回潮,不止一次,我与汝须死在一处。”
(2).已经晒干或烤干的东西又变湿发潮。如:发现粮食回潮、发热,要立即通风、翻晒。
(3).引申指已经消失的旧事物或克服的旧习惯等重新出现。《人民日报》1984.2.26:“我们清醒地看到,各地需要改变的许多不文明的东西,往往是很顽固的,即使已经大有改变的,稍不注意,又会回潮。”《人民日报》1984.3.1:“近几年来,占卜算命、跳神驱鬼、扶乩测字、求仙治病、看风水、续家谱、建祠堂等迷信活动在一些地方有所回潮。”
指回落的潮水。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湖归出楼中翫月》诗:“憩榭面曲汜,临流对迴潮。” 南朝 梁简文帝 《三月三日率尔成诗》:“玉柱鸣罗荐,磲椀泛迴潮。” 刘大白 《西渡钱塘江遇雨》诗:“东南一路雨,挟着回潮,把 鳖子亹 吞吐。”

(0)
诗文中出现“回潮”的诗词

楚江怀古三首·其三

野风吹蕙带,骤雨滴兰桡。

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

阴霓侵晚景,海树入回潮

欲折寒芳荐,明神讵可招。

(0)

虞美人

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折。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素车白马夜潮来。

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0)

泛湖归出楼望月诗

日落泛澄瀛,星罗游轻桡。

憩榭面曲汜,临流对回潮

辍策共骈筵,并坐相招要。

哀鸿鸣沙渚,悲猿响山椒。

亭亭映江月,䬟䬟出谷飙。

斐斐气羃岫,泫泫露盈条。

近瞩祛幽蕴,远视荡喧嚣。

晤言不知罢,从夕至清朝。

(0)

声声慢.别四明诸友归杭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

淡薄秋光,恰似此日游情。

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

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旧隐新招。

知住第几层云。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

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0)

冬日送颜延之明府抚州觐叔父

临川千里别,惆怅上津桥。

日暮人归尽,山空雪未消。

乡云心渺渺,楚水路遥遥。

林下方欢会,山中独寂寥。

天寒惊断雁,江信望回潮

岁晚流芳歇,思君在此宵。

(0)

和刘中书绘入琵琶峡望积布矶诗

昔余侍君子,历此游荆汉。

山川隔旧赏,朋僚多雨散。

图南矫风翮,曾非息短翰。

移疾觏新篇,披衣起渊玩。

惆怅怀昔践,仿佛得殊观。

赪紫共彬驳,云锦相凌乱。

奔星上未穷,惊雷下将半。

回潮渍崩树,轮囷轧倾岸。

岩筱或傍翻,石菌芜修干。

澄澄明浦媚,衍衍清风烂。

江潭良在目,怀贤兴累叹。

岁暮不我期,淹留绝岩畔。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