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劝告他人不要做坏事或违法行为,也可用来形容对邪恶行为的抵制和制止。
- 例句
- 1.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禁害邪恶行为。2.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禁害犯罪行为。
- 基本含义
- 禁止危害行为,制止邪恶行为
- 基本解释
阴险刻毒,存心害人。《旧唐书·酷吏传下·吉温》:“性禁害,果於推劾。”参见“ 噤害 ”。
(1).牵累;妨害。 宋 刘克庄 《洞仙歌·和居厚弟韵》词:“信医言,断了重碧轻红,禁害杀,不遣高吟大醉。” 钱仲联 笺注引 张相 曰:“此牵缠义。言被医生之言牵缠杀,不得高吟大醉也。”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三折:“你两箇恩情似海,没来由把咱禁害。”《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也没见这浪淫妇刁钻古怪,禁害老娘。”
(2).损害;折磨。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一似那乱纷纷急穰穰蜂衙蚁阵受禁害。”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不良会把人禁害,咍,怎不肯回过脸儿来?”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五出:“窄弓弓绣鞋,久未歷尘埃,怎当这禁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禁害相关的成语,如禁绝、禁忌等,加深对禁害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爱护小动物,不要禁害它们。2. 初中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禁害污染环境的行为。3. 高中生:作为公民,我们有责任禁害社会上的不正之风。4. 大学生:法律的目的是禁害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 故事起源
- 禁害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中。相传,古代有一个国家的国君非常善良正直,他希望国家的百姓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不做坏事。于是,他下令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规章,禁止危害他人的行为。这些法律和规章被称为“禁害”,意为禁止危害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禁害两个字分开记忆。禁意为禁止,害意为危害。将这两个意思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即禁止危害行为。
- 词语结构
- 名词+动词
- 详细解释
- 禁害意指阻止和制止危害他人的行为。禁害强调了对邪恶行为的抵制和制止,促使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维护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