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不同人在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思考或判断时达成了相同的结论。可以用于赞美不同人之间的思维相通和观点一致。
- 例句
- 1. 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所见略同。2. 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所见略同。
- 基本含义
- 指不同人对同一事物或问题有相同的认识、看法或判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观点、看法相关的成语,如“各抒己见”、“异口同声”等,以扩展对于观点表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所见略同,都认为应该保护环境。2. 初中生:虽然我们在不同的班级,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判断所见略同。3. 高中生:虽然我们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所见略同,我们都认为应该尽快解决。
- 故事起源
- 《左传·隐公二十三年》记载了一个故事。公元前537年,鲁国隐公派遣大夫子贡去晋国观察情况,子贡回来后对隐公说:“晋国的风俗和我们鲁国差不多。” 隐公问:“那他们的君主怎么样?” 子贡回答:“他们的君主也和我们一样。” 隐公很高兴地说:“所见略同啊!”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所见略同”拆分成四个部分进行记忆。例如,将“所”与“见”读作“所见”,意味着观察;将“略”读作“略”,意味着稍微;将“同”读作“同”,意味着相同。通过联想记忆,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所”、“见”、“略”、“同”。
- 词语解释
- suǒ jiàn lüè tóng ㄙㄨㄛˇ ㄐㄧㄢˋ ㄌㄩㄝˋ ㄊㄨㄙˊ
所见略同(所見略同)
所持的见解大致相同。 明 唐顺之 《与王芳湖中丞书》:“愚意方欲经营,而来教适及,此岂古谓所见略同者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儒将诗》:“腐儒所见略同乃尔!” 清 唐训方 《里语徵实》卷下:“ 刘备 见 孙权 ,求都督 荆州 , 周瑜 密諫以为不可。 刘备 闻之嘆曰:‘智谋之士所见略同, 孔明 諫孤莫行,亦见及此。’”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