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察事的词语解释
察事的意思
拼音:chá shì    注音:ㄔㄚˊ ㄕㄧˋ
使用场景
察事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能够准确理解事情的本质或真相,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也可以用于指责一个人不够理智和明察秋毫。
例句
1. 他察事能力强,能够看出别人隐藏的真相。2. 她的察事能力让她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基本含义
观察事物,察觉事情的真相或本质。
基本解释

古代专指为官府侦探民间情况。《旧唐书·李岘传》:“初, 李辅国 判行军司马,潜令官军於人间听察是非,谓之察事。”《太平广记》卷一九○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王建》:“﹝ 天竺 三藏僧﹞为 蜀 察事者识之,縶於 成都府 。” 吴晗 《朱元璋传》第五章二:“ 吴印 、 华克勤 等人都是和尚,因为察事有功,都还俗作了大官。”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察事相关的成语,如“察言观色”、“察言观色”等。这些成语都与观察和察觉事物的能力相关,可以帮助你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察事的能力很强,我能够看出同学们在作弊。2. 初中生:老师察事的能力很强,她能够发现我们的小动作。3. 高中生:他的察事能力让他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4. 大学生:她察事能力出众,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决策。
故事起源
察事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学记》中,原文为“察事之艰难,察人之深浅”。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引申为察觉事物真相的能力。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它在古代的文献中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察事可以通过将其与察觉事物真相的能力联系起来。你可以想象自己作为一个侦探,通过观察和推理来揭示事情的真相。将这个形象与成语察事联系起来,可以帮助你更容易记住它的含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察事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察”和名词“事”组成。
详细解释
察事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察意为观察、察觉,事意为事物、事情。察事指的是通过观察和思考,察觉事物的真相或本质,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0)
诗文中出现“察事”的诗词

赠綦大将军·其二

先皇玉带亲解赐,加侑金钱千百亿。

登时筑坛拜大将,随意委禽聘贤室。

前茅出镇万貔貅,东南五湖天半壁。

凤凰山下忽相逢,我旧闻名今面识。

精忠纯孝故无双,武艺文材俱第一。

既能高著国手棋,又能稳赋作家诗。

既能善战善骑射,七书背诵无馀遗。

又能双钩写楷字,颜筋柳骨妙画锥。

既如诸葛渡泸水,又如龚遂清潢池。

章亥六合半已到,象胥九译靡不知。

凉州蒲萄无复染,交趾薏苡夫何疑。

鞠场壮士阅剑舞,铃阁骚人陪酒卮。

笑谈洒落意娴雅,喜看宾主无厌时。

迩来宣城察事尤瑰奇,明目张胆锄群私。

去年稻田百圩没,秋潦至今犹渺瀰。

孰谓不潦罔省府,公斥其人真奸欺。

百战将军古有之,未闻将军亦肯念民饥。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