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束兵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军队被限制行动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比喻个人或组织受到限制而无法自由发展。
- 例句
- 1. 由于战略需要,将军下令束兵待命。2. 这个组织被政府束兵限制了行动自由。3. 他的创意被束兵了,无法得到实施。
- 基本含义
- 束缚军队,限制行动。
- 基本解释
收起兵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 师轻而无礼必败” 晋 杜预 注:“谓过天子门,不卷甲束兵,超乘示勇。”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将军若要做女婿呵,可按甲束兵,退一射之地。”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束兵”相关的成语,如“束手无策”、“束之高阁”等,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遵守纪律,不能在课堂上束兵。2. 初中生:考试期间,学校会对学生进行束兵,禁止使用手机。3. 高中生: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对校园进行束兵,不允许外人进入。4. 大学生:毕业季期间,学生会组织各种活动,解放束兵的生活。5. 成年人:公司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对员工的上班时间进行束兵,不允许迟到早退。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范蠡的谋士。他曾劝阻楚平王出兵攻打齐国,而是主张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范蠡告诉楚平王:“兵者,国之大事,不可轻动。如束兵不动,待时而动,方能取胜。”楚平王接受了范蠡的建议,最终成功地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了与齐国的争端。从此以后,人们便用“束兵”来形容军队受限制、静止不动的情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束”字与“兵”字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下军队被束缚住,无法自由行动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 + 束兵
- 详细解释
- 束兵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束”意为束缚、限制,第二个字“兵”意为军队。束兵的基本含义是指限制军队的行动,使其不能自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