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悔过自责,除恶修善。《孟子·万章上》:“三年, 太甲 悔过,自怨自艾,於 桐 ,处仁迁义。” 清 洪昇 《长生殿·复召》:“今自艾,愿承鱼贯,敢妒蛾眉。”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叔母 朱氏 无子,先生迎养於家, 朱氏 欲异居,先生輒自艾曰:‘古人数世同居,今吾一叔母不能安其心,何古今人之不相及耶!’”
- 基本含义
- 自我反省,自我批评
- 详细解释
- 自艾是指自己反省自己,自我批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便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 使用场景
- 自艾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具有自省能力,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进行批评和改正。这个成语常出现在教育、工作和个人成长领域,用来鼓励人们积极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进步。
- 故事起源
- 自艾一词源自《孟子·告子上》:“吾自艾也,人必自艾焉。”这句话意为“我自己批评自己,别人也会批评我。”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强调人们应该自我反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
- 词语结构
- 自艾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自”表示自己,“艾”表示自我反省和批评。
- 例句
- 1. 他经常自艾,所以进步很快。2. 她总是能够及时反思自己的错误,这是她能够不断提高的原因。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自艾”拆分成“自”和“艾”来记忆这个成语。将“自”理解为自己,将“艾”理解为自我批评,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 除了“自艾”,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如“自省”、“自责”等,它们都强调了个人自我反省和批评的重要性。学习这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做错了作业,我需要自艾,找出错误并改正。2. 中学生:考试没考好,我应该自艾,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3.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需要互相自艾,找出团队的问题并共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