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戎戎一词常用于描述盛大的场面、庄严的氛围,如国家阅兵式、军事演习等。同时,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气势雄伟、威风凛凛。
- 例句
- 1. 阅兵式上,戎戎的军队令人肃然起敬。2. 他的演讲气势戎戎,令人深受鼓舞。
- 基本含义
- 形容威武雄壮、气势磅礴。
- 基本解释
茂盛貌;浓密貌。《诗·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 毛 传:“襛,犹戎戎也。”《古文苑·张衡<冢赋>》:“乃树灵木,灵木戎戎。” 章樵 注:“戎戎,盛貌。” 唐 杜甫 《放船》诗:“ 江 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 清 钱谦益 《天都瀑布歌》:“亭午雨止云戎戎,千条白练回冲融。”
- 延伸学习
- 你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军事、战争相关的成语,如“兵荒马乱”、“强弩之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阅兵式上,戎戎的士兵排成整齐的方阵,非常壮观。2. 初中生:他的演讲气势戎戎,让我们深感他的胸怀和决心。3. 高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古代战争的戎戎场面,深感其残酷和壮烈。4. 大学生:这部电影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戎戎场面,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性的复杂。
- 故事起源
- 成语“戎戎”最早出现在《汉书·卷十九·赵充国传》中,原文描述了赵充国的军队威武雄壮的场面:“赵充国帅戎戎之众,旌旗甲兵,蔽野而来。”后来,这个词语逐渐被引申为形容其他威武雄壮的场面。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戎戎”的发音与“荣荣”相似,而“荣”字有荣耀、威武的含义,因此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戎戎”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戎戎一词源于古代文字,意为军队的样子,形容军队威武雄壮、气势磅礴。在现代汉语中,戎戎常用来形容气势雄伟壮观、威风凛凛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