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成语“圆方”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完整、周全、和谐状态,例如用来形容一个计划、方案或者工作的周全和完善。同时,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态度和蔼可亲,例如用来形容一个和蔼可亲、待人周全的人。
- 例句
- 1. 这个计划考虑得很周全,真是圆方之道。2. 他待人和蔼可亲,是一个真正圆方的人。
- 基本含义
- 指事物完整、周全、和谐,也可用来形容人品德高尚、态度和蔼可亲。
- 基本解释
(1).古代盛菜肴的器具。《文选·张衡<南都赋>》:“珍羞琅玕,充溢圆方。” 李善 注:“圆方,器也。” 汉 王粲 《公讌》诗:“佳肴充圆方,旨酒盈金罍。” 清 钱谦益 《重阳次日徐二尔从馈糕蟹》诗:“肴具圆方杂醢熬,白衣今日送衡茅。”
(2).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以“圆方”代称天地。语出《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 唐 刘禹锡 《楚望赋》:“圆方相涵,游气杳冥。”
(3).谓随物赋形,或方或圆。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委曲》:“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宋 范仲淹 《金在熔赋》:“因烈火而变化,逐懿范而圆方。”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进一步扩展对“圆方”的理解。例如,可以学习成语“圆满”、“方方正正”等,来进一步了解与“圆方”相关的概念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花园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非常圆方。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要做一个圆方的人,既要学习好,又要待人友善。3. 高中生:这个项目的计划非常圆方,考虑得非常周全。4. 大学生:他的人品非常圆方,为人正直,待人和蔼可亲。
- 故事起源
- 成语“圆方”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文中。这篇文章中描述了庄子与他的学生在山中游玩,看到一只乌龟,庄子用乌龟的形状来比喻人的完整和谐。乌龟的壳是圆的,四肢是方的,整体形状既和谐又美好。因此,成语“圆方”就以乌龟的形状来形容事物的完整和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圆”和“方”两个字形象化,将“圆”想象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将“方”想象成一个规整的正方形。通过形象化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成语“圆方”是由两个单字组成的,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成成语使用。
- 详细解释
- 成语“圆方”由“圆”和“方”两个字组成。其中,“圆”表示完整、周全,表示一种整体的状态;“方”表示正方形,表示一种规整、和谐的形状。因此,“圆方”形容事物完整、周全、和谐,也可用来形容人品德高尚、态度和蔼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