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中途 ”。1.半路;途中。《列子·力命》:“中涂遇 东郭 先生。”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 宋 司马光 《重经车辋谷》诗:“中涂太息坐磐石,涕泗不觉双滂沱。”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日前寄上《文学报》四份,收到否?该报似中途遗失的颇多。”
(2).指事情的进程中。《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始结言於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 王逸 注:“今信用谗言,中道而更背我也。” 宋 范仲淹 《和葛闳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 邹韬奋 《民众的要求》:“中途决不妥协,那才是真为着抗敌救国而迈进。”
(3).路的当中。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八:“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晋书·陆机陆云传论》:“兰植中涂,必无经时之翠;桂生幽壑,终保弥年之丹。”
- 基本含义
- 指中途离开,未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
- 详细解释
- 中涂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中”表示中途,未完成的意思;“涂”表示离开、走开的意思。因此,中涂的基本含义是指中途离开,未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
- 使用场景
- 中涂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做某项工作或任务时突然离开或放弃,导致工作未能完成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缺乏毅力、不坚持到底的人。
- 故事起源
- 关于中涂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可以通过成语的结构来推测。成语“中涂”的结构是“中”+“涂”,其中“中”表示中途,未完成的意思,“涂”表示离开、走开的意思。因此,可以推测“中涂”一词可能源自古代的工作场景,当时人们在做某项工作时,如果中途离开或放弃,就被称为“中涂”。
- 词语结构
- 中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中”表示中途、未完成的意思,“涂”表示离开、走开的意思。
- 例句
- 1. 他本来打算去参加比赛的,结果却中涂了。2. 我们不能中涂,要坚持到底。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中涂”。可以想象自己在做一项重要的工作时,突然中途离开,未能完成任务,这种行为就被称为“中涂”。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工作、坚持等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中涂”的理解,例如“坚持到底”、“不懈努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本来想写完作业的,但是突然中涂了,不小心睡着了。2. 初中生:我原打算参加学校的篮球比赛,但因为生病中涂了。3. 高中生:我计划报名参加夏令营,但家里突然有急事,只好中涂了。4. 大学生:我原本打算去实习的,但收到了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所以中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