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肠断的词语解释
肠断的意思
拼音:cháng duàn    注音:ㄔㄤˊ ㄉㄨㄢˋ
基本解释

◎ 肠断 chángduàn
[very grieved] 喻非常悲痛

详细解释

形容极度悲痛。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 临川 东兴 ,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自后逐至家。此人缚猿子於庭中树上,以示之。其母便搏颊向人,欲乞哀状,直谓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此人破肠视之,寸寸断裂。”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异乡易得离愁病,妙药难医肠断人。”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十二月十三之晨,我心酸肠断,以为从此要尝些人生失望与悲哀的滋味。”

基本含义
形容极度伤心、悲痛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使用场景
肠断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失去亲人、离别、分手等引起的极度伤心和悲痛的情绪。它可以用于写作、口语表达和文艺作品中,例如小说、诗歌、歌曲等。
故事起源
肠断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一书中。在小说中,贾宝玉失去了他深爱的林黛玉,感到悲痛欲绝,形容其内心的痛苦到了极点,就像肠子被割断一样。因此,肠断成为了形容极度悲伤的成语。
词语结构
肠断是一个四字成语,由“肠”和“断”两个字组成。其中,“肠”表示人体内的肠子,也引申为内心;“断”表示割断、中断。通过将肠子和割断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肠断”的成语,用来形容极度伤心、悲痛的情绪。
例句
1. 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她的心如刀绞,痛苦得肠断。2. 她因为失去了孩子,整个人都悲痛欲绝,心如刀割、肠断。3. 他在信中写道,因为事业失败,他感到心如刀割、肠断。
记忆技巧
可以将“肠断”联想为内心的痛苦到了极点,就像肠子被割断一样。你可以想象一根肠子被割断的画面,以及与之相关的悲痛情绪。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你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与悲伤、失去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痛不欲生”、“伤心欲绝”、“泪如雨下”等,以丰富你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到小狗被车撞了,我感到心如刀绞,肠断。2. 初中生:我的好朋友转学了,我感到非常伤心,心如刀割、肠断。3. 高中生:考试没考好,我感到非常失望和伤心,心如刀绞、肠断。4. 大学生:分手后,我整个人都感到非常痛苦和悲伤,心如刀绞、肠断。
(0)
诗文中出现“肠断”的诗词

醉花间·其一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

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0)

忆江南·其二

多少泪,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

(0)

忆江南·其二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0)

归雁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0)

前出塞九首·其一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0)

阆水歌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