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口语,可用于描述个人情绪激动、愤怒的状态。
- 例句
-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气得脸色发白,气干了。2. 老师对他的批评非常严厉,把他气干了。
- 基本含义
- 气愤到极点,怒火冲天。
- 基本解释
(1).气血和躯体。《列子·杨朱》:“行年六十,气干将衰。”
(2).气魄和才干。《宋书·垣护之传》:“ 护之 少倜儻,不拘小节,形状短陋,而气干强果。”《北史·周纪上·太祖文帝》:“ 肱 任侠有气干。”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左都监》:“ 良 尝在 张魏公 府为帐下,气干甚伟。”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相关的成语,如“怒发冲冠”、“怒火中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气干了,大声地哭了起来。2. 小学生:我被同学捉弄了,气干了,决定告诉老师。3. 初中生:考试时发现自己丢了一张答题卡,气干了,赶紧找老师补办。4. 高中生:老师批评我没有完成作业,气干了,决定加倍努力。5. 大学生:与室友发生争执后,我气干了,决定搬出去住。
- 故事起源
-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段描写贾母气愤的情节,即贾母气愤到极点,怒火冲天。这一情节被后人引申为“气干”。
- 英文翻译
1.air-seasoning (天然干燥)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气干”与愤怒、怒火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指气愤到极点,怒火冲天的状态。形容愤怒、气愤的程度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