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大路。《诗·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周道倭迟。” 朱熹 集传:“周道,大路也。” 唐 柳宗元 《故试大理评事裴君墓志》:“栈车草草,我来周道。” 周泳 《杂诗》:“茂草掩周道,凄风吹我襟。”
(2). 周 代治国之道。《荀子·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 周 道。”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故自 幽厉 之间, 周 道大坏,二霸之后,礼乐陵迟。” 唐 韩愈 《原道》:“ 周 道衰, 孔子 没。” 章炳麟 《与简竹斋书》:“曩令 周公 不制礼乐,无 周 道传子之义,则始终偁王尔。”
(3).普遍的道理。《荀子·解蔽》:“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於成积也。”
(4).遍于道路。《史记·孔子世家》:“﹝ 齐 ﹞陈女乐文马於 鲁 城南 高门 外, 季桓子 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 鲁 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於政事。” 司马贞 索隐:“谓请 鲁 君为周偏道路游行。”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卢国华》词:“ 汉 节东南,看駟马光华周道。”
- 英文翻译
1.main pipe line
- 基本含义
- 指道德高尚,行为正直,举止端庄的品德风范。
- 详细解释
- 周道是由“周”和“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周”指的是周全、周到,表示全面、完善的意思;“道”指的是道德、品德,表示正直、高尚的意思。周道的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举止端庄,具备完善的品德风范。
- 使用场景
- 周道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举止端庄。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言行一致,为人处世有原则,以及对待他人真诚、正直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得体,秉持着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 故事起源
- 关于周道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成语的意义与周文王有关。周文王是中国历史上有着崇高德行的君主,他提倡仁义道德,重视周全民众,因此被后人称为“周文王”。成语“周道”正是以周文王的名字命名,表达了对他高尚品德的赞美。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例句
- 1. 他一直秉持着周道的原则,为人处世始终如一。2. 她的品德高尚,举止端庄,真是一个周道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记忆周文王的名字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将周道与高尚、正直、端庄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道德、品德相关的成语,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君子之交淡如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习周道,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学生。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秉持着周道的原则,做到诚实守信。3. 高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坚持周道,不违背自己的原则。以上是关于“周道”词语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