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郑国的词语解释
郑国的意思
拼音:zhèng guó    
基本解释

郑国zhèng guó

郑国,有国家名字,初在西方,西周末封于郑,在近畿之棫(音:榆)林(今陕西凤翔南),后迁拾(今陕西华阴市、华县),后东迁都新郑(今新郑县附近)。其疆域约有今河南北半省之中部。郑国也有人的名字。战国末期韩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当代少将)“郑国”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六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教导团政治委员,华东军需学校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三十四军后勤部政治委员。参加了苏中、莱芜等战役。

概况

郑国,别名奠国,国君为姬姓,伯爵。春秋战国时期重要诸侯国。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周厉王幼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的东方),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期,郑桓公身为周王室的司徒,看出西周马上就要灭亡,于是,在太史伯的建议下,于桓公三三年(前774年)将郑国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百姓迁移到东虢国和郐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号称新郑(今河南省新郑一带),这是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迁移。桓公三十六年(前771年),犬戎杀死周幽王和郑桓公,桓公之子武公即位,继位的郑武公攻灭郐和东虢国,建立了实际独立的郑国,定首都为新郑。武公在位二十七年去世,儿子庄公登基。郑武公和郑庄公都是周平王手下的卿士,很好的控制了自己属下卿大夫的势力,在春秋初年,郑国非常活跃。甚至,一段时间之内,强大的齐国也对郑国俯首称臣,跟随郑国东征西讨。庄公时代郑国内部肃清了反动势力,外部灭了许国,败了宋国,还射中了周天子桓王的肩膀,是当时最强盛的国家,史称“郑庄公小霸”。庄公在位四十三年去世。儿子厉公驱逐太子自立为君。厉公在位二十八年间,郑国大乱,因此从此郑国日益衰落,齐国逐渐取得有利地位,开始控制周边小国。厉公下传两代到了缪公,以后郑为晋、楚两国威逼,几乎年年不得安宁。缪公下传两代到襄公时期,楚国曾攻占郑国,襄公忍辱存国。襄公下传四代到简公时,郑国任用子产为相执政,铸造刑鼎,发展经济,救助百姓,因而郑国重新富强。简公下传四代到哀公时,晋国韩、赵、魏三家强盛,郑国再次衰弱。哀公之后的幽公时期,韩武子攻占郑国,杀害了幽公。后来幽公之弟繻公复国,多次与三晋发生战争。繻公之后的康公时,韩国再次强盛。康公二十一年(前375年)韩哀侯率军再次攻占郑国,郑国灭亡,国土并入韩国。立国432年,历21君。

基本含义
指一个国家的政治清明、治理有方,国家安定繁荣。
详细解释
郑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因其国君郑武公善于政治治理,国家繁荣昌盛,成为后世所称赞的典范。因此,“郑国”成为一个象征政治清明、治理有方的成语。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国家的政治清明、治理有方,或者形容一个组织、团队的管理良好、秩序井然。
故事起源
郑国的故事源于《左传》,记载了郑国的政治清明、治理有方的情况。郑武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君主,他善于治国,实行德政,使得郑国繁荣昌盛,成为当时诸侯国的楷模。
词语结构
主语+谓语
例句
1. 这个国家的治理水平真是郑国之治。2. 这个公司的管理就像郑国一样,高效有序。
记忆技巧
可以将“郑国”与“政治清明、治理有方”进行联想,想象一个国家或组织像郑国一样,政治清明、治理有方,达到繁荣昌盛的境地。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春秋时期的历史,了解其他国家的情况,以及当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班级的管理就像郑国一样,大家都很守规矩。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像郑国一样的贡献。高中生:郑国之治的成功经验对于现代社会的治理也有借鉴意义。
(0)
诗文中出现“郑国”的诗词

送陈章甫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0)

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

仙禁生红药,微芳不自持。

幸因清切地,还遇艳阳时。

名见桐君箓,香闻郑国诗。

孤根若可用,非直爱华滋。

(0)

酒泉子.三原元夕

郑国渠边,宝马乱嘶秦月,满城灯挂白杨枝。

上元时。弹筝打碟响参差。

曲曲口西关外,酒边多半是相思。少人知。

(0)

送杜洲殷山长归天台二首·其一

殷肇土茫茫,诗歌玄鸟祥。

建邦思得姓,易代复宾王。

德泽流千古,云礽遍四方。

深源还辅晋,郑国亦兴唐。

奕奕家声远,绵绵世泽扬。

停舟先过我,拥帚许相迎。

讲道无馀蕴,论文得细详。

(0)

雁门太守行三首·其三

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

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疏。

便闻雁门戍,结束事戎车。

寄语金闺妾,勿怨寒床虚。

鹅军攻日逐,燕骑荡康居。

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

(0)

雁门太守行

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

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疏。

便闻雁门戍,结束事戎车。

去岁无霜雪,今年有闰馀。

月如弦上弩,星类水中鱼。

戎车攻日逐,燕骑荡康居。

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

寄语闺中妾,勿怨寒床虚。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