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或遭遇危险时,感到非常害怕、惊慌失措的状态。
- 例句
- 1. 他听到突然的爆炸声后,整个人都悚惶起来。2.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都悚惶地逃离了建筑物。
- 基本含义
- 极度恐惧或惊慌失措
- 基本解释
亦作“ 悚皇 ”。犹惶恐。 明 徐渭 《与许口北书》:“失候二公高盖,悚惶悚惶。”《镜花缘》第六八回:“当日读书东朝,既未树援,此时回国,亦岂另有腹心!势甚孤而年又稚,安得不时切悚惶!”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役》:“敢乞皇上圣鉴,不胜悚皇屏营之至。”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子见南子>》:“激愤陈词,无任悚惶待命之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恐惧、惊慌相关的成语,如“惊恐万状”、“恐惧万分”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蜘蛛时,我感到悚惶,赶紧跑开了。2. 初中生:听到突然的枪声,全班同学都悚惶地躲到桌子下面。3. 高中生:考试前的一天晚上,我感到悚惶不安,担心自己没有复习好。以上是关于“悚惶”词语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诗经·小雅·车辖》中有“悚悚者谁兮,悚于小谷。悚悚者谁兮,悚于泉石。”的句子,其中“悚悚”即为悚惶的意思。在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突发情况往往感到害怕和不安,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悚惶与“惊慌失措”联系起来记忆。想象自己遭遇到突发的恐怖事件时,内心感到极度恐惧,就是悚惶的状态。
- 词语结构
- 悚惶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悚惶是指遭遇到突发的恐怖或惊吓时,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产生恐惧、惊慌失措的情绪。
- 近义词
惶恐、忧惧、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