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竦肩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人在面对紧张局势时的表现,比如考试前的学生、演讲前的演讲者、面试前的求职者等。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的表现,比如创业者、领导者等。
- 例句
- 1. 考试前,他紧张得竦肩发抖。2. 面对困难,他竦肩而立,毫不退缩。3. 演讲前,她感到紧张,竦肩的样子让人看了心疼。
- 基本含义
- 竦肩是指因恐惧或紧张而肩膀发抖的样子。也可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的紧张和不安。
- 基本解释
耸肩。表示震惊。竦,通“ 耸 ”。 宋 苏洵 《祭史彦辅文》:“瞋目大呼,屋瓦为落,闻者竦肩。”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情绪和表情有关的成语,比如“喜笑颜开”、“忧心忡忡”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老师生气的眼神,他竦肩发抖,不敢说话。2. 初中生:面对考试,他感到紧张,竦肩的样子让同学们都心疼。3. 高中生:面对高考压力,她竦肩而立,决心要努力拼搏。4. 大学生:创业的道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他不畏艰难,竦肩迎接挑战。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竦肩”。
- 故事起源
- 竦肩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八年》中。故事说,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官员叫季孙童,他因为犯了罪而被囚禁。当时,他的妻子急忙前去探望他,但在看到丈夫被囚禁的情景时,她感到非常恐惧和紧张,肩膀不由自主地发抖起来。这个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后来就形成了成语“竦肩”。
- 记忆技巧
- 要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肩膀发抖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紧张和恐惧中,肩膀不自觉地发抖,就像是在竦肩一样。这样的形象记忆可以帮助你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词语结构
- 竦肩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竦”表示恐惧、紧张,第二个字“肩”表示肩膀。这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意义清晰。
- 详细解释
- 竦肩形容人在极度恐惧、紧张或不安的情况下,肩膀不自觉地发抖的样子。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面对困难时的紧张和不安,也可以形容人在恐惧和恐慌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