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贴黄的词语解释
贴黄的意思
拼音:tiē huáng    注音:ㄊㄧㄝ ㄏㄨㄤˊ
基本解释

(1). 唐 代诏敕用黄纸,凡有更改,仍用黄纸贴在上面,叫做“贴黄”。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 唐 制:降敕有所更改,以纸贴之,谓之贴黄。盖敕书用黄纸,则贴者亦黄纸也。”
(2). 宋 代奏札意有未尽,摘要另书于后,叫做“贴黄”。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今奏状札子皆白纸,有意所未尽,揭其要处,以黄纸别书於后,乃谓之贴黄。” 宋 陆游 《代二府与夏国主书》:“贴黄:前件事宜,臣等虽已面陈,缘利害至大,陛下反覆省览,故敢輒具此奏。”
(3). 明 清 时摘取奏疏中要点,黏附在奏疏后面,叫做“贴黄”。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贴黄》:“﹝ 崇禎 ﹞命内阁为贴黄之式,即令本官自撮疏中大要,不过百字,黏附牘尾,以便省览。”

基本含义
指贴在门上的黄纸,表示被贴黄纸的人已经去世,用来表示某人已经离世。
详细解释
贴黄是指贴在门上的黄纸,是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象征着土地和土地之神,贴黄纸则是为了告知他人有人去世,并表示家庭正在举行丧事。因此,成语“贴黄”用来形容某人已经去世。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某人去世的情况,表示对逝者的哀悼和悲痛。
故事起源
贴黄一词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喻老》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去世后,他的朋友们为他贴上了黄纸,以示哀悼和纪念。这个故事被后来的人们引用,并形成了成语“贴黄”。
词语结构
动宾结构。
例句
1. 我们得去给老王贴黄了,他昨天去世了。2. 这个消息传来,大家都纷纷为他贴黄。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贴黄”这个词语的含义,想象一个门上贴着黄纸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以及其他与丧葬相关的成语和习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奶奶去世了,我们给她贴了黄纸。2. 初中生:听说他爷爷去世了,他们家现在正在贴黄。3. 高中生:我参加过一次葬礼,亲眼见到了贴黄的场景。
(0)
诗文中出现“贴黄”的诗词

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女奴弹琵琶戏作呈圣俞

大弦声迟小弦促,十岁娇儿弹啄木。

啄木不啄新生枝,惟啄槎牙枯树腹。

花繁蔽日锁空园,树老参天杳深谷。

不见啄木鸟,但闻啄木声。

春风和暖百鸟语,山路硗确行人行。

啄木飞从何处来,花间叶底时丁丁。

林空山静啄愈响,行人举头飞鸟惊。

娇儿身小指拨硬,功曹厅冷弦索鸣。

繁声急节倾四坐,为尔饮尽黄金觥。

杨君好雅心不俗,太学官卑饭脱粟。

娇儿两幅青布裙,三脚木床坐调曲。

奇书古画不论价,盛以锦囊装玉轴。

披图掩卷有时倦,卧听琵琶仰看屋。

客来呼儿旋梳洗,满额花钿贴黄菊。

虽然可爱眉目秀,无奈长饥头颈缩。

宛陵诗翁勿诮渠,人生自足乃为娱,此儿此曲翁家无。

(0)

忆瑶姬.白秋海棠

凉意当门。看玲珑琢玉,一抹烟痕。

画屏新梦转,映玉阶罗袜,月影黄昏。

微融粉褪,细贴黄匀。更净无暗尘。

就侬还撇低旋顾,心事谁论。到此际、恁解温存。

冰纨掩面,纤素含颦。

香户谁共倚,怕玉簪相对,先为消魂。

蓝桥杳,银烛空陈。

阑干凭独倚,西风冷、罗袂单寒手自扪。

(0)

辛丑除夕,行营沙关

十年三度到闽关,风急星回客未还。

汉腊总来殊越俗,屠苏那得破愁颜!

春符竞贴黄龙榜,新历虚衔丹凤班。

怅望故山云物改,归心不断岁时间。

(0)

送刘师韩归云中二首·其一

匆匆杯酒促行辀,挽断征衫不少留。

别友情怀虽作恶,还家滋味胜封侯。

鸡催淡月闾山晓,雁贴黄云马邑秋。

老矣仲宣归未得,微君底处许依刘。

(0)

附.浣溪沙

闺阁争传捧贴黄。九霄雨露润莲塘。

锦袜新学内家妆。

六寸圆肤原有致,一钩纤影待重量。

春愁稳载莫轻飏。

(0)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其五五云洞

飞梁压水石苔苍,洞口飞泉泻石梁。

屋上春霞常易散,雪中树影不曾长。

阴云满地晴飞白,雨蝶依林暗贴黄

手里夫容浑忘却,蓑衣日日钓沧浪。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