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 铜雀臺 ”的省称。 唐 张说 《邺都引》:“试上 铜臺 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明 陈恭尹 《邺中》诗:“ 铜臺 未散吹笙伎,石马先传出水文。”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悲咽 铜臺 ,念分香而啜泣。”
(2). 唐 杜牧 《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 铜雀 春深锁二 乔 。” 冯集梧 注引《许彦周诗话》:“意谓 赤壁 不能纵火,为 曹公 夺二 乔 置之 铜雀臺 上也。”后因以“铜臺”借指囚禁才女之所。 元 王逢 《题<蔡琰还汉图>诗》:“铜臺春深边草緑, 琰 因名父千金赎。”
- 基本含义
- 指官职高而权力大的地方。
- 详细解释
- 铜台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官制,官职高而权力大的官员常常在铜台上办公。因此,铜台成为了指官职高、权力大的地方的代名词。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官员的地位高贵、权力重要,也可用于形容重要会议的场所。
- 故事起源
- 铜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制。在中国古代,官员根据职位的高低有不同的职权和地位,官职高的官员常常在铜台上办公。因此,铜台成为了象征官职高、权力大的地方。
- 词语结构
- 铜台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在政府里的地位很高,可以说是坐在铜台上。2. 这个会议是在铜台上举行的,意义非常重大。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铜台”的形象与官员的高贵地位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官员坐在铜台上,象征着他们的地位高贵、权力重要。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官制的知识,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金榜题名”、“玉堂金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班级里的地位就像是坐在铜台上的班长一样。2. 初中生:老师说,考试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坐在铜台上。3. 高中生:在学校的学生会上,会长坐在铜台上主持会议。4. 大学生:他在学生会的地位很高,可以说是坐在铜台上。5. 成年人:公司的总经理坐在铜台上,掌握着重要的决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