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尸素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过着简朴的生活,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生活态度、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或者某个群体的生活方式。
- 例句
- 1. 他过着尸素的生活,不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2. 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很尸素,人们生活朴实而简单。
- 基本含义
- 指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和享受。
- 基本解释
(1).谓居位食禄而不尽职。常用作自谦之词。 三国 魏 锺繇 《上汉献帝自劾书》:“尸素重禄,旷职废任。” 唐 白居易 《让绢状》:“臣食国家厚禄,居陛下清官,每月俸钱,尚慙尸素,无名之货,岂合苟求。” 宋 岳飞 《奏辞开府札子》:“每怀尸素之忧,未効毫分之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彼保傅令僕备位尸素,不克分君父之忧,因当引为己咎。”
(2).指居位食禄不尽职的人。《陈书·后主纪》:“政刑日紊,尸素盈朝,躭荒为长夜之饮。” 林纾 《答某公书》:“岂忍割弃可恋之日,冒沾尸素之禄,以遽远老母!”参见“ 尸位素餐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关于“尸素”的概念,例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和佛家的“舍离贪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家庭条件不好,但他过着尸素的生活,不乱花钱。2. 初中生:我喜欢尸素的生活,不喜欢追求时尚和奢华。3. 高中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够保持尸素的生活态度并不容易。4. 大学生:尸素的生活可以让人更加专注于学业和内心的成长。
- 故事起源
- 尸素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这本古代史书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管仲的智者,他在齐国参与政治时,始终过着朴素的生活,不追求物质享受。管仲的这种生活态度受到了人们的赞赏,后来就有了“尸素”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尸素”这个成语与“死人素食”进行联想,表示一个人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和享受。
- 词语结构
- 尸素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尸”和“素”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尸素一词由“尸”和“素”两个字组成。其中,“尸”表示死人的尸体,“素”表示素食。尸素的含义是指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和享受,以及不沉迷于世俗的物质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