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诸根的词语解释
诸根的意思
拼音:zhū gēn    注音:ㄓㄨ ㄍㄣ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问题、事物的本质或根本原因。
例句
1. 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从诸根入手。2. 想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找到问题的诸根。
基本含义
指一切根源、根本。
基本解释

佛教语。谓信、勤、念、定、慧五根及其他一切善根;或指眼、耳、鼻、舌、身五根。《无量寿经》卷上:“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诸根智慧广普寂定……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浄,光颜巍巍。” 清 敬安 《雪中酬徐叔鸿郎中见怀之作》诗:“断妄诸根寂,观空万事慵。”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诸根”相关的成语,如“根深蒂固”、“根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从诸根入手,才能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2. 初中生:了解历史的诸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3. 高中生:只有从诸根入手,才能找到问题的本质所在。4. 大学生:研究问题的诸根,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故事起源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彼诸侯之所以事君者,厚施而薄税也。”这句话中的“诸侯之所以事君者”即是“诸根”的来源。根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为了维持与君主的关系,通常会向君主进贡,表达忠诚。这种进贡的行为被称为“根”,而“诸根”就是指各个诸侯国向君主进贡的根本原因。
英文翻译

1.【医】roots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诸根”与“根本”这两个词的发音相似,帮助记忆词语的基本含义。
词语结构
主语+诸根
详细解释
表示事物的根源、根本,也可以指事物的根基、根本之处。
(0)
诗文中出现“诸根”的诗词

偈颂十四首·其十三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一乘入,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彊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0)

楞严经偈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士,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鼻息本权机,祇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

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馀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證。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自馀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馀者,真实心如是。

(0)

诵普贤行愿品

昔闻有士黄山巅,讽经报母多岁年。

板阁有客夜投止,声彻三界悲人天。

有时狂风越岭至,咻若有物伏户边。

黑云蜿蜒迸入室,经字俄翳灯难然。

精诚向母愿无尽,虽有异感心不迁。

我今诵经庐山里,冀瘳女疾中悬悬。

天伞盖云衣服云,忽若飘拂周大千。

尘根悠忽少精进,远隔净域犹天泉。

安得诸根箭脱弦,我亦身坐西方莲。

但求漏果世缘重,寸心遥爇香炉烟。

(0)

禅人写真求赞·其二十四

乔乔楚楚,丛林规矩。萎萎羸羸,枯木风姿。

宗乘壁挂口,师友雪生眉。

住山事拙束三篾,对月机鸣度一丝。

颠毛间白发,眉睫裹青瞳。

食指一肩重,门风四壁空。

诸根亡偶宗家妙,万虑不摇心匠工。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二○五

一雨沾濡,诸根萌动。

青黄各成其姿,长短各随其用。

绵绵也妙有机丝,混混也廓无棱缝。

若人问我如何,敢道不快漆桶。

(0)

题思禅寺上方

溪口闻法鼓,停桡登翠屏。

攀云到金界,合掌开禅扃。

郁律众山抱,空濛花雨零。

老僧指香楼,云是不死庭。

眇眇于越路,茫茫春草青。

远山喷百谷,缭绕驰东溟。

目极道何在,境照心亦冥。

騞然诸根空,破结如破瓶。

下视三界狭,但闻五浊腥。

山中有良药,吾欲隳天形。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