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沉肃”。沉静肃穆;深沉严肃。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如今到 伍岛 已逾九日,思想顿然的沉肃了下来。”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 文种 还是那副稳重沉肃的神色,简直是不作声,走在 勾践 后面。” 曹禺 等《北京人》第三幕:“ 愫方 默默颔首,不觉悲哀地望望眼前那几张沉肃的脸。”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态度庄重、严肃。
- 详细解释
- 沈肃指的是人的举止、言语庄重、严肃,不轻浮不嬉笑。形容人的态度郑重、庄重,不敢有丝毫轻慢之态。
- 使用场景
- 沈肃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正式场合或严肃的事务,如会议、法庭、祭祀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气质,表示严肃认真。
- 故事起源
- 沈肃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当时,齐国的公子重耳打算出逃,但他的母亲嬴姜知道后非常担心,于是派人给他送信。信中写道:“子之不肖,母不知也;子之不肖,母之罪也。母之不肖,子不知也;母之不肖,子之罪也。母之不肖,子之不肖,天之所以沈肃之也。”这段话指的是子女的不肖与母亲的不肖都是彼此之间的罪过,也是上天所不喜欢的。后来,人们就用“沈肃”来形容庄重严肃的态度。
- 词语结构
- 成语“沈肃”的结构为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一直保持沈肃的表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这个严肃的场合不适合开玩笑,大家都应该保持沈肃的态度。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座沉重的石碑前,因为庄重严肃的原因,他一动不动,保持着沈肃的姿态。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沈肃意思相近的成语,如“庄重”、“严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庄重的仪式上,大家都要保持沈肃的态度。2. 初中生:老师严厉地训斥了同学们,让大家都变得沈肃起来。3. 高中生:面对考试,学生们都变得很沈肃,不敢有丝毫马虎之态。4. 大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同学们都穿着正装,显得非常沈肃。5. 成人:参加葬礼时,每个人都带着沈肃的表情,表示对逝者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