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赤诚的心。 明 李贽 《答邓明府书》:“非公聪明,孰能遽信余之衷赤也哉!” 明 李贽 《覆邓石阳书》:“苟一毫衷赤不尽,尚有纤芥为名作誑之语,青霄白日,照耀我心。”
- 基本含义
- 形容内心真诚坦率,毫不掩饰。
- 详细解释
- 衷赤是由“衷”和“赤”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衷”表示内心,真诚的意思;“赤”表示红色、纯粹的意思。衷赤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内心真诚坦率,毫不掩饰。
- 使用场景
- 衷赤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内心真诚坦率,毫不掩饰的态度。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的直率、坦诚,或者形容一个人的情感表达真实无假。
- 故事起源
- 衷赤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仲尼曰:‘衷之为言也,犹赤之为色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衷之为言,就像赤红色一样。”意味着衷言就像鲜红的颜色一样纯粹真实。
- 词语结构
- 衷赤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 例句
- 1. 他的话总是衷赤不做作,让人很容易相信他。2. 她对朋友的态度衷赤坦率,从不藏着掖着。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内心纯红如火,毫不掩饰地展现出来,就像衷赤一样。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或者故事来进一步了解衷赤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衷赤的朋友玩,因为他们从来不说谎话。2. 初中生:老师对我们衷赤地表达了对我们的期望,让我们倍感鼓舞。3. 高中生:他的演讲衷赤坦率,让人们深受感动。4. 大学生:在面试中,衷赤地表达自己的优势是很重要的。5. 成年人:在工作中,衷赤的沟通能够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