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比耦的词语解释
比耦的意思
拼音:bǐ ǒu    注音:ㄅㄧˇ ㄡˇ
基本解释

(1).并肩耦耕。《左传·昭公十六年》:“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 杜预 注:“用次更相从耦耕。”
(2).指耕田者。 清 龚自珍 《农宗答问第五》:“诛其大宗,放流其羣宗,取其田以食兴王之宗室、亚旅、比耦也。不能,姑徙之。”
(3).语本《仪礼·大射》:“遂比三耦。” 郑玄 注:“比,选次之也。”比耦,谓射礼中,选择二人为一组。 明 李东阳 《绍兴府学乡射圃记》:“射,艺类也,君子所不可缺……宾主有分,比耦有数。” 清 夏炘 《学礼管释》:“凡未射之先,司射先比耦。比,训选择。”

基本含义
比较、对照
详细解释
比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比较或对照。它用来指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使用场景
比耦常用于学术讨论、文学作品、教育教学等场合。它可以用来比较不同观点、不同事物的优劣、不同方案的可行性等。
故事起源
比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经》。在《诗经》中有一篇名为《比干之什》的诗,其中有一句“比干之孽,比干之耦”,意思是比较干净的人和不干净的人。后来,这句诗被引申为比较不同事物的意义,形成了现在的成语比耦。
词语结构
比耦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比”是动词,表示比较;“耦”是名词,表示对照。两个字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成语,具有独特的意义。
例句
1. 在比耦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方案的优劣之处。2. 这篇文章通过比耦的方式,对两种观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比”字和“耦”字形象化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比赛时的比分对照,或者两个耳朵对照听取不同声音的方式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比耦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比耦的方式比较了两本书,发现其中一个更有趣。2. 初中生:老师通过比耦的方法让我们分析了不同的历史事件。3. 高中生:在写作文时,我经常使用比耦来展示不同观点的对比。4. 大学生:在研究论文中,我们使用比耦的方法对不同数据进行了对照分析。
(0)
诗文中出现“比耦”的诗词

淮北行

汉安县官擅煮海,牢盆计臣持国宪。

关中豪姓皆素封,强干弱枝谋岂远。

江淮自昔拥盐利,乱后公私叹重困。

建瓴蜀船势莫御,齐豫捆输亦殊健。

翳我追维陵替由,商面改票票改贩。

长沙经济世无匹,救弊权宜暂相遁。

湘乡戡乱务宽大,一时纲举从谦逊。

正阳五河假苗李,反侧羁縻难具论。

承平官吏病因陋,比量淮南更滋蔓。

载盐即以船守轮,盐难周转船久顿。

劳则思善逸则淫,盗卖夤缘毋乃溷。

积重忍隐戒铤走,剜肉补疮亏巨万。

典鬻俱尽且兔脱,始知水懦为民恨。

当时亦有经营议,斤斧未终梗初愿。

美意中隳悔莫追,颓波日靡谁当挽。

变迟祸大古有训,民难图始谋方寸。

改张安得尽人意,苟利君民敢辞怨。

古者商与国有盟,庸次比耦终无懑。

周卫肇牵重服贾,讵狃积习昧言巽。

三占从二弗汝徇,千仓万箱正营建。

通均合作仿彻田,本末相维若徵券。

众擎易举始无亟,众志成城畴敢慁。

观成为报老尚书,日影量砖料健饭。

众商乐业官课最,明年我亦占肥遁。

(0)

演武场看射

比耦分场角艺忙,人人矜说欲穿杨。

怪来有箭都虚发,叶落秋风踹地黄。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