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竹马的词语解释
竹马的意思
拼音:zhú mǎ    注音:ㄓㄨˊ ㄇㄚˇ
使用场景
竹马一词常用于形容两个人从小就认识、一起长大,并保持了长久的友谊关系。可以用于描述童年时代的友谊,也可以用于形容长时间的友谊关系。
例句
1. 他们是竹马之交,从小一起玩到大。2. 我和她是竹马朋友,彼此之间有很深的情谊。
基本含义
竹马是指小孩子之间以竹子做成的马玩具,比喻童年时代的纯真友谊。
基本解释

◎ 竹马 zhúmǎ
(1) [hobbyhorse]∶儿童玩具,典型的式样是一根杆子,一端有马头模型,有时另一端装轮子,孩子跨立上面,假作骑马
(2) [bamboo horse]∶用竹篾扎成的一种道具,用于民间舞蹈竹马灯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玩具和游戏,以及与童年时代的友谊相关的成语,如“情同手足”、“形影不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李明是竹马朋友,我们从幼儿园就一起玩了很多年。2. 初中生:我和我的竹马朋友一起参加了中学的各种活动,一起度过了很多快乐时光。3. 高中生:虽然我们分到了不同的班级,但我和我的竹马朋友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互相支持和鼓励。4. 大学生:我和我的竹马朋友选择了不同的专业,但我们仍然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一起度过了人生中很多重要的时刻。
故事起源
《诗经·秦风·蒹葭》中有一句“竹马之友”,最早出现了竹马一词。竹马作为童年时代的玩具,成为了形容纯真友谊的象征。
英文翻译

1.(儿童用来当马骑的竹竿) a bamboo stick used as a toy horse; a bamboo hobbyhorse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童年时代玩的马玩具,来记忆竹马一词。也可以将竹马的发音“zhú mǎ”与竹马的形状联想在一起。
词语结构
竹马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竹”和“马”两个词组成。
详细解释

(1).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用为称颂地方官吏之典。 唐 许浑 《送人之任邛州》诗:“羣童竹马交迎日,二老兰觴初见时。” 宋 苏轼 《次前韵再送周正孺》:“竹马迎 细侯 ,大钱送 刘宠 。”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五:“先君集中有《依韵答卢石甫明府二律》,皆再任时倡和之作也,敬録於左:‘迎来竹马又三年,爱景薰风话果然。’”
(2).即薅马。南方农村耘稻时所用的一种农具。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三:“薅马,薅禾所乘竹马也。似篮而长,如鞍而狭,两端攀以竹系,农人薅禾之际乃寘於跨间……余尝盛夏过 吴中 见之,土人呼为竹马,与儿童戏乘者名同而实异。”

(0)
诗文中出现“竹马”的诗词

观村童戏溪上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0)

采桑子·其二十二

红窗碧玉新名旧,犹绾双螺。

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

小来竹马同游客,惯听清歌。

今日蹉跎,恼乱工夫晕翠蛾。

(0)

观儿戏

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

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堂上长年客,鬓间新有丝。

一看竹马戏,每忆童騃时。

童騃饶戏乐,老大多忧悲。

静念彼与此,不知谁是痴。

(0)

送五侄归南安

绿发青衫美少年,追风一抹紫鸾鞭。

十年竹马儿童旧,洗眼来看立道边。

(0)

送童子下山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0)

赠楚州郭使君

淮水东南第一州,山围雉堞月当楼。

黄金印绶悬腰底,白雪歌诗落笔头。

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

当家美事堆身上,何啻林宗与细侯。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