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浮响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论或声音虚浮、夸大,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可以用于批评某人的空洞言辞、虚伪表演或夸大其词的行为。
- 例句
- 1. 他的演讲只是一片浮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2. 这个广告宣传声音很大,但是却充满了浮响,没有真正的说服力。
-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虚浮、没有实质内容。
- 基本解释
谓响声飞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白沙细石,状如凝雪。石溜湍波,浮响无輟。” 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含华相照,轻云薄雾。朗然自戢,鸣鐘浮响。”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声音、言论相关的成语,如虚张声势、虚伪、夸夸其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故事听起来像浮响一样,没有真实的情节。2. 初中生:那个演讲者的言论充满了浮响,没有实质性的观点。3. 高中生:这本小说被批评为浮响之作,没有深度和内涵。4. 大学生:这个广告宣传的声音很大,但是只是一片浮响,没有真正的说服力。
- 故事起源
-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山上听到了一种奇特的声音,声音中夹杂着鸟叫、风声和水声等。他回到村中告诉大家,声音是来自于“乐极生悲”的乐曲。然而,其他人听了之后却并没有感受到任何美妙的乐音,只是听到了一些杂乱的声音。因此,人们就用“浮响”来形容那种虚幻、没有实质内容的声音。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浮响想象成一个空洞的声音,没有实质内容,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 + 浮响
- 详细解释
- 浮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浮指虚浮、浮夸,响指声音。浮响形容声音空洞、虚假,没有实质内容。表示某种言论或声音不真实、没有根据或不值得相信。